断奶仔猪的饲养治理 一直以来就是养猪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比较难操作的一个环节,宛如瓶颈,谁突破了这个环节谁就把握 了养猪生产的积极权。养猪生产的研究者和实际操作者都在觅 找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提高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其中包括筛选合适的断奶日龄及有效的饲养治理 技术,饲养治理 技术中又包括饲料和治理 2个部分。
1确定合适的断奶日龄
在仔猪生长阶段,胃肠道组织的生长发育快于其他组织。仔猪来 达l0 日龄时,胃的重量和容积是1日龄时的3倍,而小肠和大肠的长度和容积是1日龄时的l.5倍和2倍,仔猪10 d内小肠的吸取 面积增加 l倍。达20日龄时,胃和小肠的增长显然超过大肠。整个消化道发育最快的阶段是在20~70日龄之间。有研究掩饰,断奶仔猪小肠占空肠的比例高于同龄哺乳仔猪。这解释断奶应激时机体的营养物质很大部分用于小肠组织发育。仔猪营养物质优先用于小肠等消化系统发育。消化道的迅速生长预示着吸取 能力在逐步 增强。虽然仔猪在断奶后一段时间内因日粮改变,断奶仔猪消化系统形状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小肠涌现严重的绒毛萎缩、腺窝变深、肠黏膜淋巴细胞增生和隐窝细胞有丝分裂速度加快。隐窝深度显然增加 ,肠绒毛高度降低。消化过程中的吸取 和分泌能力有所下行,但仔猪的胃、肠和胰腺等消化器官断奶后生长速度显然快于哺乳期仔猪,从此意义上讲,仔猪的断奶应在20 日龄以后。
国外大部分生产者倾向于3~4周龄断奶。泌乳母猪泌乳量约在3周龄时来 达泌乳高峰。该高峰期将坚持2周左右(即产后第5周)。然后泌乳量会从第5周起逐步下行,养猪论坛 ,并在8周时降来 最低。2~3周龄的免疫能力是仔猪从出生后最初几小时内吸取 的初乳中获得的,主要有3种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这些免疫球蛋白被肠道吸取 ,为仔猪抵御感染提供临时性保护。然而,这些蛋白质会被血液稀释并逐步降解,一段时间后会降来 最低。仔猪的积极免疫在3周龄时开始建立,但是建立的过程较慢,所以仔猪应在3周龄后断奶,太早断奶对仔猪和后期的饲养治理 是个庞大挑衅。所以各养殖场应根据自己猪场的免疫和饲养情景灵活把握 ,3~5周当然应该是最佳期。本文来自中国养猪网.
以前,一样 的种猪场是56~60日龄断奶,商品猪场45~50日龄断奶。随着养猪设备、营养和饲料科学的发展,目前,许多有条件的猪场已普遍摘 用28~35日龄早期断奶的方法,也有在21日龄甚至更早断奶的。但大多数猪场摘 用23~25日龄断奶。
2合理的饲养治理 技术
仔猪断奶后失去了含有免疫球蛋白的母乳,那么抗击病原体特别是大肠杆菌的能力就被减弱,从而降低断奶仔猪的生长速度、增加 死亡率,除非提供相宜的营养和治理 。有人认为,在断奶仔猪的饲养治理 中,治理 比营养措施更重要。但是笔者认为,这两者都非常重要,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两者中缺少任何一部分后,是不可能饲养好断奶仔猪的。
2.1 科学有效的饲养治理
2.1.1分群
仔猪断奶后l~2 d很不安定,将母猪转走,仔猪在原圈中进行培养,这样可有效减轻仔猪断奶造成的骚乱。分群时要按仔猪性别、体重大小、体质强弱、摘 食快慢等分群,同群内体重差异以不超过2~3kg为宜。一样 合群后l~2d内即可建立群居秩序。若群居秩序不能建立或有仔猪被咬伤,可考虑进行适当调整。
2.1.2相宜的饲养密度
如果饲养面积和饲槽太小,很容易引起争斗,从而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以0.5~0.8 m2/头为好,并设有足够的食槽,让每头仔猪都能食 饱食 好,避免发生争食斗殴现象。
2.1.3创造相宜的生活环境
断奶仔猪在3~5周龄的相宜温度为28~24℃,5~6周龄时的相宜温度为21~22℃;7~8周龄时为21~20℃;9~12日龄为20℃。冬季可适当增加 舍内仔猪头数,有体会的饲养员会在断奶后第l~2周,在网床上铺一块面积为网床底面积l/2的木板供仔猪睡卧,有利于保温顺 增加 仔猪的舒畅度,2周后撤去木板。酷暑季节则是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主要方法有通风、喷雾、沐浴等。冬季猪舍湿度过大,会使仔猪感来 越发冰冷 ,夏季则越发炎热。湿度过大还为病原微生物滋生繁育 提供了温床,可引起仔猪患多种疾病。断奶仔猪舍相宜的相对湿度为65%~75%。
2.1.4保持 良好的环境卫生
猪舍内含有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猪的危害具有长期性、持续性和累加性,使仔猪生长减缓,抗病力下行,还会引起唤 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猪舍内外要经常清扫,反常 是网床上的粪便要及时清除,猪舍每周带猪喷雾消毒1~2次,消毒的对象包括保育室、水泥地面、高床、工作人员的工作靴、工作服,以杀灭病原微生物,防止传染病。控制通风量,使舍内空气清新,为仔猪生长创造一个良好、清洁的环境条件。
2.1.5 “三点”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