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据记者调查,在5月这波“猛涨”行情中,持“抄底”、“投机”心态的大有人在。据农业部观测,全国仔猪均价自去年9月至今年4月一直保持 跌势,但5月第二周、第三周同比涨幅分别为3.9%、3.3%,这是2008年以来的较高水平。
“最近15公斤左右的小猪涨得很快,每公斤均价在18元多,天天有人打电话来要,我们场子的小猪根本不够卖。”旺苍县张华镇富安种猪场总经理许凯告诉记者,5月之前,仔猪每公斤不来 17元,且卖不动,“一对比就晓 道,现在补栏反常 厉害,看来 机会想要赚一把的人不少。就怕这种情景多了,下半年来 年底的行情又不乐观了。”
不过这一波补栏行情仿佛已经在回于平静。据最新一期生猪预警显示,近期全国生猪均价小幅归落至12.38/公斤左右,各省猪价基本平稳。全国大部分地区仔猪补栏减少,母猪剔除 也未涌现显然迹象。
王卫认为,这是一个好现象,因为“猪价会上涨,但不会像2011年那样大幅上涨”。据据统计,当前的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已属常态水平,后期供需将总体处于基本平稳 状态,有可能涌现阶段性偏紧。“由于这一轮的尤其行情,产能剔除 并不彻底,可能会延长消化前期过剩产能所需的时间,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后期上涨的动力,因此未来猪价上涨空间有限。”王卫说。
龙门阵
养猪来 底难不难?
谢勇(罗江县顺河生猪养殖专合社理事长):
养猪太难了!养了这么些年猪,我觉得最困难的就是对行情的判定 基本消逝了。涨价的时候不晓 道是为什么,心里虚;归落的时候也找不来 具体的因素,不晓 道啥时候才是头。有时候真的不想做了。
特别是每次肉价上涨的时候,大家都说养猪赚了好多好多钱。说句真心话,行情好,是有赚,但我敢说,大头绝对不在我们这里,但承担最大压力的,绝对是我们这些养猪的。
其实一年高一年低的,严厉来说还是有钱赚,但扛这个压力是最痛楚的,太煎熬了,好多人都因为这个因素不乐意养猪了。
王定强(安岳县天林镇屠宰场负责人):
养猪一样 3个多月出栏,对养殖户而言,中间就算有行情起伏他们也没法随时调整。而且,一家一户的,能够得来 的全行业信息总是有限,时间滞后,肯定 不够灵活。一旦供应多了,价格一跌肯定 食 亏。
对做加工的就好点,不管是肉制品厂还是鲜肉销售的商户来说,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价格上涨了,肉不好卖,就少进点货;猪价低,肉价低,销量大,就多卖点。不管猪价如何,总之肉价是水涨船高,永远不会亏。现在交通好,来 处都能够拉来 猪,货源充足,相对而言,养殖户就要被动多了。
何志平 (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我对全省114个养猪场进行了调研,发觉我省现在生猪养殖是产能过剩,结构性供大于求。
我这里有组数据,从2006年至2013年,8年间全国的猪肉产量增加 了3900万吨,增幅约40%;而由于技术进步,每头猪的出栏体重逐年增加 ,从2011年来 现在,平均每头猪出栏体重增加 了9.84千克,这意味着能提供的猪肉供应量也大幅增加 。
与此对应的是,猪肉消费量却在减少。以前猪肉占市民肉类消费比例达66%,现在随着鱼蛋奶消费上升,猪肉消费比例不断下行。
更重要的是,这些信息,养殖户很多都不晓 道,有些晓 道却没有相应调整自己的养殖规模,都想着别人是不是会退出,我保持来 后面是不是能够迎来像2011年那样的“暴利期”,结果就悲剧了。
其实回根结底,还是要加大信息引导力度,提升全行业的科学养殖水平,才能保持 一种相对理性和平稳的发展态势,以及合理的纯利水平,来 了那种理想状态,养猪就不难了。
本报记者 蒋静 摘 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