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芸茜 北京报道
在大洋彼岸,“战役”的号角已经吹响。
10月25日,美国国会众议院筹款委员会就美中经济关系举行听证会,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成为辩论焦点,部分议员甚至扬言不惜对华发动“贸易战”。
两天后,美国商务部初步决定,对中国输美钢轮征收最高达193.54%的反倾销税。
此前的10月11日,生猪价格,美国国会参议院程序上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以下简称《法案》),此举立刻 引起中国方面的强烈反弹。北京时间10月12日一天之内,中国外交部、央行和商务部密集表态,对此《法案》表示了坚定驳斥。
中国三部委同一天对美议案进行强硬表态的情景实属罕见,也证明了中美这种剑拔弩张的态势,仿佛正引发一场新的贸易战。
美众议院通过,奥巴马签署,《法案》生效——这可能是中方最不乐意见来 的结果。“若如此,中国不可能不做出反应,中美双方将爆发大规模贸易战。”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此前,针对美对华轮胎特保案,中方也曾对美肉鸡等行业提出双反限制。此外,在中美涌现贸易摩擦时,中国还曾减持过美国国债。
而近期沃尔玛“造假门”更让美国人“心惊肉跳”。美国媒体甚至认为,重庆重惩沃尔玛,可视为中美贸易战役的局部开打。
这明显是中美双方都不乐意看来 的。中国美国商会主席狄安华接受本报记者摘 访时明确表示:“我们驳斥该《法案》。该《法案》不应被纳入法律。”
冲突加码
不久前,沃尔玛重庆3家分店被指以普通猪肉充有机猪肉出售,先被治理 部门罚款269万元人民币及停业15天,其后重庆警方拘捕沃尔玛37名员工。这一事件引起国外的广泛关注,反常 是美国,认为重庆如此重手对付沃尔玛并不平常。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日前沃尔玛突然宣布中国区总裁陈耀昌离职。
《华尔街日报》的文章引述一名美国驻北京公司高层的话称,沃尔玛风波反映出美国公司与中国之间更大的问题。他说,借用中国的一句老话,这是“杀鸡儆猴”,食品行业是鸡,外国公司是猴。
美国国会众议院筹款委员会在10月25日举行的人民币汇率听证会,俨然成了攻击中国操纵汇率的“批斗会”。
会上,来自纽约州的民主党议员查尔斯·兰格尔甚至扬言:“为了纠正中国的贸易扭曲政策,美国应该不惜与中国爆发贸易战。”另一名民主党议员麦克德莫特也宣称,美国已经因为人民币问题遭受重大缺失 ,美国不应惧怕“贸易战”。
尽管美国众议院的猛烈 言辞,并不能代表全美国的声音,但也反映了近期中美关系的日趋紧张。
目前,美国针对人民币汇率法案在众议院前景未明,重庆关闭整顿沃尔玛当地所有分店,美国对中国进口多层木板与高压钢瓶征反倾销税,中国大幅减持美国国债……中美两国虽不致全面爆发贸易战,但以法律或倾销干扰对方贸易的局部贸易战,仿佛已悄悄开打。
而这一次,中国的态度分外坚定。这一点在外汇市场上也有所体现。
9月下旬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加速,在美国参议院投票前来 达6.3483,自9月20日以来升值幅度来 达0.62%,较年初升值超过4%。投票完结后,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持续两日大跌,至10月13日来 达6.3737。
一家大型中资银行驻北京的一位外汇交易员直言,这也是一种强硬的举措。
都不乐意看来 的结果
尽管中美之前已剑拔弩张,但爆发大规模的贸易战是双方都不乐意看来 的结果。
狄安华接受记者摘 访时表示:“参议院的《法案》将损害双边贸易和投资关系,削弱美国在世贸组织中的地位,损坏国家利益。”
狄安华补充说:“我们唤 吁国会议员,应该加紧改善那些对商会会员最为要紧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敦促中国在依然限制外商投资的行业内扩大美国企业的市场准入;加大晓 识产权保护力度;排除 以牺牲外企利益为代价而让中国企业受益从而有损于公平竞争的那些优待 政策。
巴克莱资本亚洲新兴市场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微博)认为,在最需要保持 全球增长和平稳的时候,参议院的投票结果,足以让双边合作关系恶化。如果成为法律,美国惩罚中国出口,中国很可能会摘 取报复,比如对在中国的美国跨国公司加税。
“最可能涌现的情景是,中国减少对美出口,而转向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说。一旦这样,美国则不得不被迫从其他国家进口商品,由于从这些国家进口同等商品的价格较高,美国消费者将有净缺失 ,而同时美国的总体贸易逆差也不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