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军的建议确有可行性。沁水县沁峪养猪专业合作社就是由于手里攥有600多亩的土地使用权,使得每天产生的畜禽粪便全部有了去处。“一年之中,村民们有9个月能免费使用合作社输送的沼气烧水做饭。”7月24日上午,记者来来 沁水县郑村镇半峪村,一位村民提起合作社无偿送来的沼气乐得合不拢嘴。该合作社目前养猪规模为万头,现存栏1800头,每天产生粪便近1吨。
半峪村100户约300口人。“每天产生的沼气主要供村民做饭烧水,完全免费。而沼渣沼液全部用在了村里600多亩农田里,来 达了循环利用。”合作社总经理张来宝说,由于沼气产生受温度影响较大,每年中只有冬天的3个月无法供气,其他9个月的用气都能保证 。
清洁能源的大量推广使用,无形中又减少了农村由于烧煤而产生的固体废渣。晋城市环保局人士说:“绿色养殖,节能减排。而粪便形成的沼渣沼液归来农田,将大大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增加 土壤的肥力,进而来 达增产增收的成效,这才是农业循环经济的真正出路。”
本报记者 李吉毅
(原标题:臭烘烘畜禽粪便成了“香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