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从断奶来 出栏上市,其死亡率可以来 达15%甚至以上,因其各种生理机能和免疫功能还不完善,积极免疫系统还未发育成熟,抗病力低,极易受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加之断奶时多种应激原因(如断奶应激、环境应激、饲料应激、营养应激等)的影响,可见保育阶段的饲养治理 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保育舍治理 方面的改进不仅会提高保育期仔猪的生长性能,还会提高仔猪全程的生长性能,包括生长育肥阶段,我们从以下八个方面做好饲保育猪的饲养治理 ,详细如下:
一、数据记录
保育区的数据记录有着尤其 意义,数据包括:
每次进入、离开保育区都要称重,记录重量及称重时间。
日龄体重;
日增重;
死亡数,
费解详细数据可有规律的监控生产效率和生产成绩,三批为一周期的动态平均数,这些信息有助于更进一步的提高保育舍猪的生产成绩。
二、进栏准备
保育栏准备,包括栏舍消毒、干燥、卫生、温度相宜、料槽、供暖设备、供水、排气等方面。
保证新进猪有良好的环境,保育消毒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其中包括:保育舍应该温暖干燥,仔猪在进入保育前应有合适的室温。
安装料槽给较小仔猪准备小圆槽,准备供暖设备,保温灯离猪栏地面70-90 cm,检查供水系统,检查排气系统,保证其常态运行,检查设备、饮水、温度等。
三、合理分群
仔猪在产房哺乳期以建立良好的地位次序,断奶经常 常将不同窝的仔猪打乱分性别、按体重排序,重新分组以方便喂料过渡和饮水,每栋要有一病猪栏,约占猪群的10%,大小猪消化能力各有不同,小个体仔猪的治理 应该越发细心,仔细检查饮水供应,避免脱水情景的发生。
四、合理更改饲料
当仔猪进入保育舍后,先坚持原料饲喂1 周左右,以减少饲料变化引起应激,然后逐步 过渡来 保育料。过渡最好摘 用循序渐进性过渡方式(第1次换料25%,第2 次换料50%,第3 次换料75%,第4 次换料100%,每次时间2-3 d)。
对于一些不摘 食干料的仔猪液体料与干料比更像猪食 乳,可使断奶仔猪食 得更多一些,减少仔猪应激。
具体方法:
1、在常态干料槽邻近加一个湿料槽。
2、料槽中添加的料应在2小时内食 完为宜。
3、液体料应接近猪的体温,加有葡萄糖或奶粉
4、每次食 完之后再洒些干料。
5、对拒食猪可抹在嘴里让猪熟悉味道。
五、调教方式
仔猪赶进保育舍时,头几天饲养员就要调教仔猪区分睡卧区和排泄区。
饲养员每次在清扫卫生时,要及时清除休息区的粪便和脏物,同时留一小部分粪便于排泄区,训练断奶仔猪定点排放粪尿、趴卧和进食“三点定位”。在仔猪早晨醒来、饲喂前后、临睡之前,都要将仔猪驱逐来 圈内的排粪区排放粪尿,再人为地看管一段时间,待排放完毕再行放开。等仔猪安静 睡下时可轻轻的将在排泄区睡的小猪赶来 睡卧区。
经3~5 d 的调教,仔猪就可形成固定的睡卧区和排泄区,猪睡下后减少不必要的走动,以免造成惊吓,定时作息定时喂料定时打扫卫生给猪留下更多的睡觉时间这样猪才能长的快。这样可保持 圈舍的清洁与卫生。对个别不易调教栏可换栏单独进行。
六、保健措施
进栏后3天要饮水添加维生素和益生菌制剂或肠道调剂 剂促进肠道发育。进栏3-7天放湿料教仔猪摘 食饲料。
七、保温的温度请求
保温是提高仔猪育成率的关键措施。仔猪最相宜的环境温度是:1-7日龄为28-32℃,8-30日龄为25-28℃,31-60日龄为23-25℃。同时请求温度平稳,最忌忽高忽低和突然 变化。
保育舍温度重要的是要察看仔猪的行为。仔猪感觉舒畅时会摘 取侧卧姿态,猪与猪之间有接触,但不会堆在一起。任何温度应激,特别对断奶头几天的仔猪而言,都可能会造成疾病问题。
八、环境控制
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天种畜牧股份有限公司特聘教授喻传洲提出加强通风与保温,保持 猪舍干燥舒畅的环境对猪免疫力的重要性,提出三度一通的治理 理念:
1、温度 一样 控制在22-28℃;
2、密度 每头小猪占栏0.35-0.4 m2 每栏约12头左右合适。
3、湿度 湿度控制在65-75%;
4、通风 兼顾温度与湿度调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