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猪侠快讯 > 生猪饲养技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饲料原料价格汇总:未来中国生猪养殖业注定是一个混战“江湖”

来源: 互联网   2014-05-30 03:01:41   查看:  次

饲料原料价格汇总:未来中国生猪养殖业注定是一个混战“江湖”[/page]

[导读]相关消息透露,2014年第一次储备肉将收储7.5万吨,本周已经完成基本招标,这意味着猪肉收储即将展开。


  养殖企业的左冲右突

  市场对于狂热的“归报”很快就来临,从2013年春节之后,猪价一直处于下降周期,即使间或由于国家的收储政策有短暂反弹,但下降的慷慨向却难以改变。

  小的养殖户可以杀猪打工,但对于大企业来说,只有保持。

  近日,“生猪第一股”雏鹰农牧公开2013年业绩快报,收入达18.64亿元,同比增长17.78%,实现利润1.11亿元,而在2012年度,雏鹰农牧实现营业总收入15.83亿元,但却实现了3.08亿元的利润,纯利下行了63.95%。

  在直线归落的纯利背后,是雏鹰农牧在“猪周期”里左冲右突的努力与如影随形的质疑。

  在2012年强势介入市场终端,并先后在河南省、江苏省、北京和上海四个省市开设实体店、推出“雏牧香”品牌猪肉之后,从2013年11月开始,雏鹰农牧向投资者娓娓讲述起互联网故事,称其O2O模式将在今年1月份左右推出。

  2014年2月20日雏鹰农牧披露的投资者调研记录称:雏鹰农牧正在深度调研整合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的可行性,结合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力图打造适合雏牧香产品的O2O体验式营销。对于做O2O的具体计划,雏鹰农牧并未公告。

  “对于养殖企业来说,完全躲开猪周期是不可能的,但作为上市公司,股东对它有不断增长的请求和压力,因此,最大限度地熨平猪周期,就成了养猪类上市公司的最大课题”。鼎盛投资农业首席估量 师王大星对记者说。

  在他看来,雏鹰上市以来的一系列作为,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丰富产品线,拉长产业链”,“雏鹰本来就是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它上市后在‘自养猪’之外,又强力推出了‘生态猪’,这明显是为了丰富产品线,增加 产品的附加值,同时也加强产品的抗规律性,至于向市场终端拓展,则是为了拉长产业链,我国素有猪价震荡大、肉价震荡小的特点,雏鹰农牧下大本钱,将产业链延伸来 屠宰和销售,应该是出于熨平猪周期考虑”。

  但正是由于我国对于“生态猪”并无统一的国家标准,从雏鹰农牧推出“生态猪”的概念以来,质疑就如影随形。

  从“喂青料还是喂饲料”来 “放养还是圈养”、“打不打疫苗”、“产能是否空置”、“是不是为了套取国家补贴”,媒体几乎是拿着放大镜聚焦这一“养猪大户”。而一路走低的股价,更是让雏鹰这头曾经被估量 师誉为“有理想的猪”,真真切切地经验来 了“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混战“猪肉市场

  而在整个肉类企业的生产链条上,“杀猪的”与“养猪的”宛如处于跷跷板的两端,当“养殖”处于峰谷,“屠宰”的利润就位于峰顶。

  2月25日,“杀猪的”双汇发展公开了一份漂亮的财报:201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9.50亿元,同比增长13.21%;回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58亿元,同比增长33.72%。该公司更是随着年报派发了一个超大“红包”:拟以总股本220058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14.5元(含税)。在财报里,双汇发展将公司利润增长大幅超越于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回结为“产品结构的调整、原材料成本的下行使得公司单位产品纯利能力提高”。

  对于“杀猪的”来说,在猪价波谷锁定“原料成本”,几乎就等同于“锁定利润”,因此,“淡储旺销”一直是这个行业的明规则。双汇发展在公开2014年年报同时发布了SDF的关联交易,其中,有33亿元的进口摘 购。虽然公司预期这33亿的进口摘 购大多为骨类及副产品的摘 购,但“我们认为不排除在进口肉价格有优势的情景下加大对进口肉的摘 购,公司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将更具优势”,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焦凯说。

  2013年10月,记者随史密斯菲尔德CEO拉瑞?波普一行参观双汇,在产品展览室里,拉瑞拿着一个猪肚问双汇的高管,“这个一吨是多少钱?”“4万元”“what?!”拉瑞尖叫了!“4万元,来 春节那两个月,4.5万!”“what?!”拉瑞再次尖叫。

  我对他充满 同情,由于美国人不食 内脏,在拉瑞的流水线上,猪肚是被绞碎直接遗弃的,而史密斯的猪肉价钱,远远比不上猪肚。

  但随之而来的“33亿元”的摘 购大单或者能稍微平复一下拉瑞受伤的心灵,而随着“洋猪肉”的加速来袭,2014年,养猪网,中国的猪肉市场,注定是一个概念混战的“江湖”。

  在终端市场上,“散养猪”、“自养猪”、“农家土猪”、“生态猪”打得热热烈闹,在线上,美国肉类协会推出的“星条猪”已经强势登陆,而对于京沪深的高端消费者来说,日常食用“荷美尔”的猪肉,已经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在大洋彼岸,刚被双汇收购的“史密斯”,先期的冻肉已经在春节登陆中国的部分城市,大部队的“冰鲜肉”更是整装待发。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