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环保成本分担制
关于猪粪尿及污水的处理,目前一些养猪场的做法是:在政府扶持补贴下建沼气池,将猪粪尿、污水等收集起来,经处理、发酵,变废为宝,生产出可替代燃料能源的沼气。事实上,政府层面也在主动推动这项举措。
万长华认为,“由于沼气发酵的强侵蚀性导致沼气池的建造和保护 成本远远超出其实际产值”,因此,他建议,应建立一套合理的环保成本分担机制,“给整个畜牧业的发展给予客观、公平 的对待和治理 ,同时平稳 各相关利益方的合法权利和收益”。
他山之石:建议:不符合环保请求的猪场可被“一票否决”
看看别人怎么养猪:部分城市明确划出猪的“禁养区”
国内方面,深圳、东莞等城市明确划出猪的“禁养区”、“限养区”及“适养区”,并提出“养猪场必须位于非禁养区内”,且与市区规划和谐 发展,“远离水源地、敏锐 区和中心区”等。与此同时,对于新建养猪场设“准入门槛”,不符合环保请求的猪场可被“一票否决”。
国际方面,第一 看美国。美国养猪业高度发达,是资金和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美国养猪场绝大多数摘 用集约化治理 ,专业化程度高,饲喂系统全自动控制,专业技术人员定时将饲料由舍外贮斜塔输送至料槽,自动饮水系统不仅保证猪在24小时内都能饮 来 清洁饮水,而且在必要时可向饮水内添加药物防治疾病。全漏缝地板不仅减少清理粪便的劳动强度,而且可将粪便等集中无害化处理,无污染排放。美国养猪业的治理 法规也比较健全,从饲料、种畜禽、兽药(疫苗)的生产,来 饲养、加工、运输环节等都有法规可循。而且,为了有效执法,联邦政府有数千名监督员,负责监督检查等工作。
其次,看韩国。早在10年前就已来 达先进国家养殖水平的韩国,其体会亦值得借鉴。韩国养猪善于对猪的粪尿进行综合利用或处理,一样 情景下,猪粪供给邻近种植大户作为有机肥,使猪场的粪便就近还田;尿处理则分开进行,通过加入微生物循环发酵直至净化再利用,不污染环境。
最后,看日本。1940年代后,日本畜禽产业曾飞速发展,畜禽产业中小规模企业排出的污染物废水,曾使湖泊、海域水质涌现富营养化等问题。为此,日本出台了《水质污染防治法》等规定,并着手牲畜粪便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目前,日本对于畜产排泄物及废水的处理及循环利用技术在全球仍处于领先地位。一方面,日本研发了畜产排泄物氮磷污染物的高效去除技术;另一方面,日本将污染物作为新的能源物质加以利用,建立起各种废水与废弃物处置的自立型循环共生系统,来 达节能减排的目的。
在眉山葩村,小杨的养猪场被关停了。猪虽然不养了,但他还舍不得离开自己的猪场,因为这里几乎耗尽了他全家所有的积蓄。看着来 处蚊蝇飞舞的养猪场,这位来自湖南的30岁出头的小伙子动起了脑筋:如果有一片小树林将自己的猪场围起来,村民们闻不来 臭味,是不是就没人管了?
很快,小杨就在猪舍边的空地上,种了几株花草。每天,他会给这些花草浇水施肥。花草成长的势头很好,可是,小杨依然忧患。因为,去年养猪场刚建成,第一批养了近300头商品猪,结果不仅没挣来 一分钱,反而亏损了5万元。“去年来 今年,生猪出栏价格行情一直不好,平均在5.7-5.8元一斤,很难纯利”。将来,即使能再连续 养猪,能否纯利还未晓 。
王能友也是一名外地养猪人,20多年前从湖北来海南创业,在海口养猪已整整20年。此前,他在海口市演丰镇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邻近建起了一家养猪场,可实现母猪、种猪同时饲养和育苗、育肥一条龙生产线,存栏量2000余头。
去年底,他的养猪场因污染环境等问题已被请求关停。但几十年与养猪业打交道的他不想就此舍弃 ,于是,王能友迁址澄迈老城,又新建了一家养猪场,至今存栏量已达2000头。
“都是硬撑着,其实并不纯利。”王能友说,由于现代人饮食习惯转变,逐步 偏好素食,食 猪肉越来越少,2011年之后,生猪出栏价格就一直不景气,光靠卖猪就能真正赚钱的养猪企业不多。
可是,养猪人真的很辛苦。王能友说,他的养猪场雇了10多个养猪工人,大家每天干最脏最累的活,成天与猪舍、猪粪为伍,几乎没有一天可以休息,“保证 城市的猪肉供给,自己却永远与现代化的城市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