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古树名木都是升平村村民世世代代保护下来的,已经成为了升平村的“名片”。“这么多古树存世,是升平村山清水秀的见证。”曾小明说,这也是村民爱护古树,保护环境的体现。
乡村古迹
糯米筑坝,古代工艺胜过钢筋水泥
升平村除了长浏高速穿境而过,还有一条升平河从中穿过。这条升平村的“母亲河”上,有许多值得考究的古迹。
当地村民介绍最多的,是一座不过4米长的石桥,传说有上千年历史,可以溯源至两宋时期。
值得考究的是石桥不远的一道古河坝的遗址。曾小明称,这是古代工艺用糯米筑成的河坝。用手触摸看似平整的坝面,感觉有粗糙感。细看坝面竟是凹凸的。
糯米筑坝不是直接在河边上铺糯米,而是糯米熬粥,把糯米过滤出去,剩余的糯米浆粘性很大,再用糯米浆与石灰按相应比例混合筑堤,最后用木夯实。
相传明代长城修筑即用过糯米筑墙,古人用糯米浆、桐油、石灰汁灌入砖缝修成南京城墙,墙体坚固 尤其,胜似铜墙铁壁。
一位村民介绍,有一次用锤子在这道河坝上钉钉子,即便使尽力气,钉子也砸不进去,只能使用电钻打眼,不是钢筋水泥却胜似钢筋水泥。可见“糯米筑坝”有多坚固 。
关键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