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猪侠快讯 > 生猪饲养技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猪猪侠讯:天津市农村水生态环境建设调查:保护清水在行动

来源: 互联网   2014-05-02 06:33:36   查看:  次

分页标题[/page]

  随着本市清水工程建设,农村河道水质、河岸景观连续优化。然而,由于沿河村镇密集和治理 缺失,河道、堤岸环境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脏乱现象,影响了河道水生态环境质量。

  河道水生态环境治理 涉及市和区县两级政府,同时涉及市和区县的多个部门。如涉农区县的河道涉及农林部门,河道周围的垃圾清运属于环卫负责,河道周边的建筑治理 涉及城建部门等等。现有治理 体系责任不清,条块分割,和谐 联动机制不强,出了问题经常无人承担。长期存在的“九龙治水”“群龙无首”现象,迫使本市在河道水生态治理方面,亟需理顺和创新体制机制。

  说实话,本市各区县对河道水环境的治理一直在强化。但是,怎样才能避免“运动式”的环境治理呢?从市水务部门大量尝试来看,只有地方政府一把手直接参与环境治理,才能确保水环境整治的力度。

  2013年年初,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水务局《关于实行河道水生态环境治理 地方行政领导负责制意见》的通晓 ,宣布实行“河长”负责制,标志着天津河道水生态环境治理 揭开新篇章。所谓“河长制”,就是河道所在地区县政府负责人为水生态环境第一责任人,对所辖河道水生态环境治理 负总责。

  市水务局副局长李文运介绍,“河长制”的核心在于治理 责任“一竿子捅来 底”,每条纳管河道按行政区划,分段将责任直接落实来 最基层的行政领导,形成大小“河长”层层负责的治理 体系。一方面有利于调动地方主动性,结合区域发展治理、治理 河道;另一方面,一旦河道水生态环境涌现问题,“河长”直接承担有关责任。

  农业大区宝坻在“河长制”的机制探索上走在了前面。该区结合自身实际情景,对区内6条一级河道、8条二级河道及清水工程治理的渠道均设置三级河长,分别由有关区领导、镇街主要负责人和沿河各村村委会主任担任,建立了横向来 边、纵向来 底的河道水生态环境治理和管护工作机制。

  潮白新河高家庄镇百里河段,过去经常涌现村民向河内倾倒生活垃圾现象。宝坻区水务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超出权限范畴,水务部门没法直接治理 。实施‘河长制’后,河长可以请求多部门协作,媒体曝光、跟踪报道,乡镇负责人现场实地勘察,派出保洁队员进行清理,修复临河保护网的缺口,增加 邻近村的垃圾池,并广泛宣传水资源保护意义。没过多久,这里河水、河岸都变洁净了,村民也不再往河里倾倒垃圾了。”

  摘 访中,一位基层“河长”感叹地说,“过去,一个普通的向河道倾倒污染物事件,可能从监管、处罚再来 打捞排污都属于不同环节。‘河长制’就是各个部门积极进位,填补过去治理 的缺位。”宝坻区实施“河长制”以来,公众的水环境意识增强了,河道排污口显然减少,河道水系越发畅通,城区水面漂浮物得来 及时清捞,水生态环境显然改善。

  和宝坻区一样,在武清区,区政府与乡镇政府、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分别签订“河长制”责任书,明确职责分工、治理 范畴、奖惩办法。目前,武清城区的河道基本排除 了污水直排入河现象,形成一条条以水为轴的经济带、文化带和景观带。

  实行“河长制”就是为了“河长治”。市水务局副局长李文运说,目前全市6244公里河道堤防已有60%纳入“河长制”治理 ,其中绝大部分在农村。“河长制”确保河道水生态环境治理 形成长效治理 机制,通过摘 取全方位、立体式的治理 模式,着重加强截污治污和水资源保护、堤岸水面保洁和违章建筑清理、河道绿化和景观建设等多方面工作,为绮丽天津建设创造条件。

  “河长制”实施成效显现:现在全市主要河道水质来 达Ⅴ类及以上的长度比例由2011年的18.7%上升来 2013年的25.8%,水质黑臭长度由184公里减少来 28公里。已治理的133条(段)河道水生态环境治理、治理 和保护出现 崭新格局。(记者何会文)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