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完善生猪扶持政策。为了平稳生猪生产,国家相继推出了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生猪良种补贴、冻猪肉储备等政策,但都不足以保证平稳养猪稳固 发展。应加大政策性生猪保险实施力度,发挥保险平稳生猪生产的作用,引导生产者合理规避风险。据费解,北京市从2013年5月开始,在全国率先推出生猪价格指数保险,通过为养殖户确立一个最低收益水平,使养殖户即使在生猪价格过低的情景下,依然能够坚持一定的收入水平,能够连续 留在生猪养殖业而不是退出,从而保持 市场供应量相对稳固 ,避免价格剧烈震荡。
第四,应在完善现货市场功能的同时,鼓励 探索多种交易方式发展,最终形成拍卖和订单结合、线上和线下并行、期货和现货良性互动的生猪市场交易体系。在完善生猪现货市场和鼓励 有条件的地方开展仔猪、种猪电子拍卖的情景下,一是开展远期交易试点。在推进方式上,可考虑在全国筛选有防风险需求的大型养殖企业、加工企业和屠宰场作为远期交易的主体,以贴息贷款的方式提供交易保证金支持,鼓励 其参与远期交易,起来 平稳猪价和带动多方参与的示范效应。同时,通过建立第三方检验检疫机构,确定生猪宰后统一分等分级定价标准等,降低生猪交割风险,提高生猪远期交易的公信力。二是逐步推进生猪期货。目前我国上市生猪期货已具备一定产业基础,应挠 紧研究做好生猪质量标准制定、检疫检验实施办法和交割地点选建三项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