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农户家里养猪少则十来头、多则上百头,猪和人挤在一起,既不卫生,又容易传染病,严重影响了村民生活质量。起初村干部磨破嘴皮,才有几户凑合同意将猪从家中迁出。而今,猪统一住进了“空调房”,村民家里卫生了,也洁净了。
为了改善人猪居住环境,近年来,庄头村新建3个规模大棚养殖专业小区,拥有猪舍和配套房屋450间、沼气池110座。同时,先后投资50万元,硬化街巷道2000平方米,安装道路照明灯40套,分别整理街道排水渠和绿化主街道各300米,村出入口修建了跃进门,全村实现了白化亮化。
规模上去了,如何进一步提升养殖水平,推进畜牧业生产向更高层次发展,让老百姓赚来 更多的钱才是硬道理。
周锦秀是该村最早的养猪户之一。在他的猪场里,仔猪、中猪、大猪分栏而居,养殖数量已来 达200头。“2008年我就在家开始养猪,现在已经发展成暖棚养殖。一头生猪卖2000元,利润也有500元,今年俺家纯收入最少能来 达5万元。靠养猪过日子,生活是越来越有奔头了!”
如今,庄头村的养猪业已走上规模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形成养猪~沼气~大棚“三位一体”的产业经营模式。去年,全村年生猪存栏保持 在2000头以上,年出栏来 达6000头,大部分销往河北、太原等地。人均纯收入来 达5500元,80%收入来自养猪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养猪专业村。
在全市,像庄头村养猪业这样的“畜禽生态养殖”模式已渐成时尚。利用科技提高畜牧业技术含量和畜禽良种水平。在全市推广应用了肉鸡、蛋鸡自动化养殖技术等20余项新技术,有效降低了畜牧业生产成本,提高了畜牧业综合效益。
优化畜禽品种结构,加快优种畜禽引进改良步伐,推广使用荷斯坦奶牛和西门达尔肉牛等优质冻精21400支,武乡鑫四海引进美国PIC种猪1200头。据不完全据统计,去年全市共引进改良优质种畜禽121万头(只),猪、鸡、牛、羊良种覆盖率分别提高两个百分点。
推进畜禽标准化养殖,按照农业部“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治理 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五化请求,全市先后组织召开了家禽、生猪、肉牛奶牛、肉羊标准化生产研讨会,总结推广了八类畜禽标准化养殖模式,示范带动了全市畜禽养殖场标准化建设,全市新增沁源县坤泰乳业、长子沃得利生猪、襄垣绿海肉羊等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02个,其中山西山窝窝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5个养殖企业荣获“省级标准化示范场”称号。
产业化:龙头牵动热潮
开年以来,山西鑫四海养殖有限公司一直订单连续。作为畜牧龙头企业,该场在市场与农户之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山西鑫四海养殖有限公司百万头生猪生态养殖及屠宰加工基地项目,是武乡县委、县政府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武乡县在农业方面招商引资的重大成果。该项目是山西鑫四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按照省委、省政府转型跨更加展的战略部署,主动探索资源型企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型的新路子,力争实现由过去单纯以煤为主向煤农结合、以煤补农转变而投资实施的大型农业现代化项目。
该项目位于武乡县现代农业产业规划园区内,占地500余亩。项目总投资9.3亿元,分5年、两期建设。2012年完成一期工程投资约5.77亿元,来 达年出栏生猪60万头;2015年完成二期工程,实现年出栏生猪100万头的目标,来 达产值35亿元,实现利税3.7亿元。目前完成投资3亿元,阳城屠宰厂、饲料厂、石北种猪厂主体工程完成85%。
项目保持高起点设计、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公司一开始就与山西农业大学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聘用6名专家分别担任各环节技术总监,从山西农业大学招聘一批博士、硕士、本科生,为企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证 。猪场摘 用业内先进的两点式规划,全部摘 用高床全漏粪地板设计,引进意大利先进的空气过滤与环境自动化控制系统;从美国引进优质种猪,摘 用有机饲料喂猪、血清免疫法控制猪病、二氧化碳致昏;隧道式蒸汽脱毛与冷却排酸工艺,保证 了猪肉质量和安全,为打造“鑫四海”品牌种猪与猪肉奠定了坚实基础。项目将成为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高科技企业。
“有规模才有市场,有市场才有效益,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共同受益。”山西鑫四海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竹宏坦言:“企业要增收,农民养殖的信心是关键;农民要稳步致富,还得依靠抱拳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