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远来看,这也许是个不错的发展趋势。但眼下,筛选自建物流就意味着,多利必须从农场的整体运营费用中,拿出相当大的力量来筹建这一体系。
“今年我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拥有50辆车的物流队伍。”张同贵设想着,在完成自有物流需求的同时,也许未来这支有机农产品的物流“正规军”,还能“搂草打兔子”,顺手为业内的同行提供一下外包服务。
“以满足我们企业自身需要为主,提高会员的骄傲 度,之后再考虑对外提供第三方服务。并且,这不是纯粹的按第三方服务标准来做,可能是白天送我的菜,晚上做些其他的。”张同贵说。
小毛驴负责人石嫣和农庄已经融为一体,这个城里孩子筛选了让很多人难以习惯的生活方式。如今像她一样的越来越多的新式“觉醒者”,正在涌入小毛驴农场。
有机农业嫁接“电商模式”
受困于第三方物流实力不济的企业自然远不止多利一家。在有机农业领域,这样的难兄难弟比比皆是,北京正谷亦不幸地成为了其中的一分子。而他们的应付之策更倾向于从提升客户感受入手。
在张建伟看来,正谷同样遇来 了有机农产品售价较高的影响,因此不得不舍弃 商超渠道。但单纯的自建物流,亦不是正谷的战略核心,他们渴望 鱼与熊掌能够兼得,即一方面要建自己的物流体系,另一方面还要在网络化治理 及电子商务平台做更大的文章,以期在提高消费者购物体验的同时,争取软硬件都能一步来 位。
“我们的后台有一个IT系统,它能支撑我们的整体物流配送。”张建伟介绍来 。每当有一个客人通过电话或网络向正谷发出一份订单的时候,后台系统就能很快地确定客户所在的小区地点,同时通过订单请求,确定第二天的出车路线、抵达时间等关键信息。
“这样我们就能清楚地晓 道,每天需要派出多少辆车,每辆车要分配来 哪个区域,它的行进路线、货物配载该怎么安排,如此即能建立起一个有效的物流体系。否则的话,我们的车就会跑很多冤枉路。”能更好地提升物流效率,这让张建伟感觉正谷的这笔农业外投入,还是很值的。
如今,正谷一边要在生产端连续输出农业技术,帮助合作农户更好地种植有机食品,提升产品品质,但仅此,则特色不足;而另一边,他们将更多精力放在了销售平台的打造与治理 上,品牌形象成为了他们发力的跷跷板,从而缔造了独具文化气质的正谷模式。
“这种模式的优势就在于能专心于客户消费感受的提升。”张建伟说,“目前我们拥有着多达90条的销售电话线路。每天消费者不仅可以通过电话向正谷下订单,同时还能通过网上的正谷电子商务平台直接订菜。而网络的优势还能将菜品实时展现 给消费者,并随时更新每天的产品种类。”
一次,有个客户说他收来 的几只柴鸡中已经有一只死了,请求正谷马上更改。接来 此“投诉”的客服电话系统迅速将信息反馈给了配送中心,中心直接调配车辆将新货物送来 了客户手中,而这前后仅用了不来 两个小时的时间。
“任何客户体验都是要靠点滴积存 的。想把东西销售出去,除了产品之外,还要有文化,要有它的展现形式,那就是服务。”张建伟说。“如果大家对于一样 有机食品的信任率是40%,而对于正谷的信任度能提高来 50%或60%,那么我们就成功了。”
当然,百尺竿头再进一步是一定要付出代价的。如今正谷这套物流客服体系,是他们遇来 销售无门的逆境后,不得不走出去向一些专业物流公司偷学来的。
“如今,我们渴望 能在不同的行业实现创新。”张建伟表示,无论摘 用什么方式,只有将菜卖掉了,才能真正给公司带来业绩,生猪价格,才能让全员振奋。“而且我们只有走这条路才能生存。如果仅在生产环节投入,很难建立客户关系。自建物流治理 系统,让我们终于可以有效地把握 产业链条的两端。当然,能做来 这点,‘银子’我们也花了不少。”
仅2010年为了加强整个系统的运营效率,正谷就购买了一套价值不菲的思科后台系统,然后聘请香港的电信盈科完成了整个网络建设工作。如今,在北京、上海、广州都已实现互联。无论用户的电话是从哪里打过来,都会自动转来 上海的唤 叫中心,再通过网络平台,实时传递给各个物流站点。
像正谷这样,能下决心在做农业的同时,还投入如此多的周边建设,这在很多人看来,多少有点小题大做。但张建伟不这样看,“现在整个有机农业市场还处于早期阶段,虽然这时候我们的运营投入看似成本都会比较大,但早期你多投入一点,未来就能从别处省归回更多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