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衣原体病
本病是由衣原体引起的多种动物和禽类的一种传染病,人也有易感性,成为兽医公共卫生的一个重要问题。鹦鹉热衣原体和反刍动物衣原体是动物衣原体病的主要病原菌。衣原体系专性细胞内寄生物,能在鸡胚卵黄囊和易感动物细胞内生长繁育 ,并且有它自己的生活史。从较小的原生小体长成较大的外膜显然的中间体,然后再长大为初体,此为繁育 型,无传染性;随之进行二次分裂,分裂后个体又变成原生小体,此为成熟型,有传染性。怀孕猪感染多发生流产,仔猪多表现肺肠炎。据近年报道,反刍动物衣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可引起混合感染,使孕猪发生流产。
病猪和带菌猪经粪、尿、乳汁及流产胎儿、胎衣和羊水排出衣原状体,污染饲料和水源,经消化道传播;尘埃带菌也可经唤 吸道和眼结膜感染;也能通过交配或病公猪精液人工授精感染。本病多发生于初产母猪,流产率40%~9m%。流产前无先兆,往往在怀孕猪突然发生流产、产死胎;有的整窝产出死胎;有的活仔和死仔间隔产出;有的产出弱仔,多在产后数日死亡。公猪发生睾丸和附睾炎症,阴茎炎和尿道炎。精子活力显然下行,使母猪受胎率下行。剖检病变见流产的胎儿皮肤上有瘀血斑,胎儿水肿,肝出血、肿大。子宫内膜水肿、充血,并有大小不等的坏死灶。公猪睾丸变硬,阴茎水肿、出血和坏死。
3 母猪繁育 障碍疾病的诊断
以上几种传染性疾病均能引起母猪和公猪的繁育 障碍。另外猪弓形虫病也会导致妊娠母猪发生流产和产死胎或产出发育不全的仔猪。因为这些传染病引起母猪繁育 障碍的症状都很相似,从临床症状很难确诊。所以确诊由哪种传染病引起的,显得非常重要。只有诊断正确,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防制措施,最终有效控制母猪繁育 障碍性疾病的发生。诊断这些传染病可从以下2个方面进行。
3.1 根据每种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特点 性症状和病变作出初步诊断
3.1.1 伪狂犬病 猪是伪狂犬病病毒贮主,可以从皮肤伤口感染。哺乳仔猪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断奶后仔猪发病少。病毒可侵入子宫内感染胎儿。仔猪发病后有显然的神经症状,有特点 性的后躯麻痹,作前进或后退转动,倒地时四肢划动。产下弱仔涌现呕吐和腹泻,运动失调,痉挛,角弓反张,种猪不育症等。
3.1.2 猪粗壮病毒感染 本病多发生于初产母猪,怀孕早期时,其胚胎和胎猪死亡率可达80%~100%。具有免疫耐性的仔猪可终身带毒和排毒。妊娠早期感染主要产木乃伊胎;70d感染时主要是死产;70d感染以流产为主,见胎儿充血、水肿、出血、木乃伊化;70d以后感染可常态生产,但胎儿发育障碍,生长不良。公猪性欲不受影响。
3.13 猪繁育 障碍和唤 吸综合症 耐过猪可长期带毒和排毒。公猪精液中含有病毒。怀孕中后期的母猪和胎儿对PRRSV最易感。妊娠后期发生早产、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及弱仔,有少数病猪耳部发紫。大多数仔猪出生后表现唤 吸困难,有的仔猪耳部发紫。特点 性病变是充满性问质性肺炎,伴有细胞浸润和卡他性肺炎区。
3.1.4 流行性乙型脑炎 本病主要通过带毒的蚊虫叮咬而传播,有显然的季节性,呈规律性流行。多在妊娠后期发生流产,多为死胎和木乃伊胎,流产前有发热症状。公猪也有体温升高,一侧或两侧睾丸显然肿大。特点 性病变是脑和脊髓充血、出血和水肿。
3.l.5 猪瘟 低毒的毒株感染妊娠母猪能引起母猪繁育 障碍。妊娠40d感染时,发生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70d感染时,产出新生仔猪涌现先天性震颤。妊娠母猪用猪瘟弱毒注射会导致母猪体温升高,部分母猪发生流产和产死胎。产出仔猪在肾、膀脱、淋巴结和喉头有出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