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投喂量占总投饲量的比例:4月为3%,5月为4%,6月为5%,7月为15%,8月为23%,9月为20%,10月为15%,11月为10%,12月为3%,1月至3月为2%。
日常治理
巡塘。当鱼种入池后,日常治理 马上 开始。通过早、晚巡塘,察看水质变化、鱼的动态,并且摘 取相应的治理 措施,做好生产记录。
定期注水。每隔15天左右加新水一次,每次池水加深10厘米~15厘米(其中包括部分换水),使水位保持 1.5米左右。
调剂 投饲量。根据鱼的活动、食 食、生长和天气情景调控投饲量和投饲次数。鱼的饱食度控制在70%~
80%。
察看水色、调剂 水质。应保持 水色是绿褐、茶褐,晶莹 度为30厘米~35厘米。
防治病害。要及时发觉鱼病,及早防治。保持防重于治的原则,做好“三消”,即池塘消毒、鱼种消毒、饲料台(饲料框、食场)消毒。
鱼种挑选
自8月初开始,每隔10天~15天拉网检查各类鱼种生长情景,如果规格相差悬殊,应及时摘 用鱼挑选 分养,调整投饲施肥数量,以保证各类鱼种出塘规格整齐。
鱼种出池、并塘
鱼种经过挑选 分类后应认真核实、分类。当温度降来 10℃~5℃时,就应出池放养,或者并塘集养,或者转入二龄鱼种的培养。
二、三龄鱼种的培养
放养密度
主养二龄青鱼种的放养密度。每667平方米的池塘一样 投放二龄青鱼种1000尾~1200尾,搭养鲢、鳙鱼种200尾,草鱼种20尾,鲫鱼种200尾(或者黄颡鱼300尾~500尾)。
主养三龄青鱼的放养密度。每667平方米的池塘一样 投放3龄青鱼种380尾~420尾,搭养鲢、鳙鱼种200尾,草鱼种20尾,鲫鱼种200尾(或者黄颡鱼300尾~500尾)。
投饲治理
以投喂动物性饲料和配合饲料为主、植物性饲料为辅。饲料应营养全面、新鲜,符合饲料卫生标准的规定。在春秋高发病季节适当增加 易消化食物,食场面积应大些。保持 水质清新,经常用药物消毒食场或用药饵防治肠炎。
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