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生长有一定周期,一些养殖户,反常 是散养的小户往往以现有的市场价格为标准去预期未来的收益。计划往往赶不上市场变化。”梁雨祥说,我国养猪业之所以难走出大起大落恶性循环的怪圈,根源就在生猪养殖过于分散,产业化水平太低,同时养殖业市场信息建设跟不上。这些使散养户缺乏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和猜测 能力。有利可图一哄而上,无利可图一哄而散,直接加剧了生猪价格震荡的幅度。
养猪,不能再跟着感觉走
发展规模养殖,改变市场信息不对称
“养猪业应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大胆试行、推广由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订单发展、保价归收,保证生猪市场和猪肉价格的平稳。”扬翔公司董事长黄定寿说。
要破解“猪周期”,除了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的养殖模式外,完善市场信息建设也是关键。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的市级农业局尚没有设立农业信息中心,机构设置不健全,工作人员也比较缺乏。
专项资金投入的缺乏,使信息工作处于“硬件不硬、软件不软、运行较难”的状况,导致了信息服务不来 位。农产品市场信息的缺失,养殖户就只能跟着感觉走了。
梁雨祥估量 ,当前养殖业存在两个信息不对称:一个是部门间的信息不对称,一个是“小养殖”与“大市场”的生产信息不对称。目前我国养殖业信息体系建设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信息网络。各部委之间的养殖业信息没有联网,不利于沟通和科学决策。其次也没有统一的信息摘 集布点。各部委布点、摘 点的密度不同,得出的数据也不同,影响了数据的科学性,也难于把握 养殖业的准确动态。他认为,要准确把握 养殖业动态信息,必须在乡镇有一支高素养的信息队伍和一批配套设施,这需要大量投入,也得加强培训,需要国家专项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应该建立一个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联通商务部、农业部、物价局等部门的全国养殖业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公开市场信息,为国家是否要进口猪肉提供决策依据,为广大养殖户提供预警。”梁雨祥说。
梁雨祥认为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城乡统筹,促进农民增收,就必须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
目前,广西正在建设覆盖全区1100多个乡镇的生猪养殖户信息网,确保每个乡镇都有一个信息员,准确把握 每个规模养殖户的生猪存栏数、出栏数等信息。当下,小养殖户如何“过冬”?李志聪建议,可通过剔除 低产母猪等方式,及时调整存栏结构。“千万不要以降低饲料、防疫成本的方式来保护资金链,否则一旦发生疫情,更将血本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