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粉质量好坏的另一个重要的定量指标是胃蛋白酶消化率,它表示可被胃蛋白酶分解的蛋白质与粗蛋白质之间的比例。国家标准没有规定鱼粉的胃蛋白酶消化率,资料介绍进口鱼粉请求≥90%。国产鱼粉≥85%,有关资料和国家标准GB/T17811—1999对动物蛋白质饲料消化率的测定方法——胃蛋白酶法都作了介绍,测定这项指标能鉴别鱼粉是否掺入其它高蛋白而又不容易吸取 的原料,例如羽毛粉、皮革粉等。掺入了这些原料的鱼粉,其粗蛋白质、真蛋白质含量都很高,但其胃蛋白酶的消化率往往是较低的,一样 只有50%~60%,甚至有的只有30%~40%,值得注意的是衡量鱼粉蛋白质质量的好坏,还应从粗蛋白质、真蛋白质、胃蛋白酶消化率这三项指标综合来估量 ,这样才能确定其质量情景。作者在生产实践中检验过一些鱼粉,其粗蛋白质来 达5%—60%,胃蛋白酶消化率也来 达85%以上,但其真蛋白质只有10%左右,这就解释了这些鱼粉是劣质的鱼粉。
2.4 其它定量估量 项目的测定
作者认为鱼粉的质量估量 项目除了上述三项营养成分指标外,根据定性判定情景还可测定总、粗纤维、磷、钙等几项指标。总铬含量的指标SC/T3501—1996标准作出了小于10mg/kg的规定,如果超过该项指标,则解释了鱼粉掺人了鞣革粉,作者在日常检验工作中发觉过多起本地区市场销售鱼粉的含总铬量高达400—500mg/kg,这些鱼粉是显然掺假的劣质鱼粉。酸价的指标国家标准也做出了规定,一些腐烂变质的鱼粉其酸价都是比较高的。一样 都会超过标准规定的7mgKOH/g的请求。对粗纤维的指标请求,国家标准没有作出规定,资料介绍鱼粉粗纤维含量为0.2%~1.5%, 如果鱼粉掺入其它高蛋白质的植物原料,则粗纤维含量就会超过此含量范畴。关于磷、钙的测定问题,有关专家认为某产地的鱼粉其磷、钙的含量都在一定的范畴,并符合一定的比例,过高过低都属不常态的。
以上是作者从多年的检验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实践体会。当然鱼粉还有许多切实可行的掺假定性检验方法,但是作为检测部门,定性估量 往往不能确切地解释鱼粉的具体质量问题,只有把握 好以上几项定量估量 方法,并在估量 检验报告中具体列出真实数据,才能为生产和销售单位作出一个确切的结论和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