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大鳄“猪倌”频频高举巨额资金跑马圈地,前一段时间很受伤的生猪养殖散户仿佛忘记了“再也不养了”的誓言,欲重拾已经撂荒的猪圈,期待能赶上下一波行情,卖上好价钱,挽归一些此前已经亏损的钱。
刘运亮就是其中一个。他是沈丘刘庄店镇的农民,自2006年便开始养猪,从最早的一两头,发展来 几十头,在2013年年底的时候,总的存栏量近百头,其中母猪就有8头,“七八年的心血全都放在了发展上了,虽然也赚了不少钱,但又都投进去了,还雇了2个工人和我一起打理。”
刘告诉记者,之所以这样做,是认为规模越大,抗风险能力也越大,未来也将更容
易赚钱,但是谁晓 道还是难挨今年上半年越养越亏的行情,一气之下,筛选了清货离场,就连“母猪”也全都一个不留,至于亏了多少,也没有仔细算过,“有十来万吧”。
对于那时的筛选,如今,刘运亮却追悔不已,并表示,一念之差错失了反转行情,不然也可以少赔点。刘还告诉记者,前几天他又买了十几个猪崽,决定重操旧业。
刘运亮调侃自己说,养猪论坛 ,我这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可是“谁让养猪又开始赚钱了呢,说不定用个一年半载,又会把之前赔的钱全都赚归回了”。
据中国养猪网公开的信息显示,就全国情景看,生猪收购价在今年6月底见底归升,然后一直出现 上涨方向。根据中国养猪网数据,生猪均价已自7月上旬不断上涨了5周,全国出栏肉猪平均价格突破每公斤14元大关,即将完结7个月的亏损挺进纯利区间。其中,瘦肉型生猪均价已接近1月初价格,将创年内新高。而进入8月,生猪价格归涨势头仍未有变。
与刘运亮有着相同经历的养殖散户不在少数。对于他们来说,生猪行情就是一场梦魇,迫使他们不得不“杀猪”离场,而如今看来仿佛更像是“归暖”拂晓前的黑暗。
事实上,不仅河南如此,全国也是一样。据记者随机摘 访的养猪合作社归馈信息显示,与三四月份养猪户大面积撂荒猪圈相比,进入八月份以来,生猪散户的补栏率大幅度提升。
第7个猪周期来袭
据统计数据显示,最近一个月,全国生猪市场持续4周上涨,且前两周保持 3%左右的周涨幅,近两周保持 2%的周涨幅。4周内,全国猪价从12.2元/公斤涨至13.67元/公斤,累计上涨12.05%。其中瘦肉型猪价从12.6元/公斤涨至14.4元/公斤,一个月累计上涨了14.3%。
值得关注的是,通过这1个月的上涨,生猪市场也顺利地从底部深度亏损区域迈向盈亏平稳 线,长达7个月的黑色寒冬期宣告完结。
对此,业内估量 人士的观点几乎出奇的一致,那就是,本轮生猪价格的底部已然确定,目前所形成的生猪价格底部将是未来一个较长时期的底部,也即今年的底部将是新一轮生猪周期的开始,自此生猪价格将进入一个中枢上行的方向,生猪养殖企业纯利能力有望不断好转。
自1993年开启了第一个“猪周期”算起,至今已经经历了六个“猪周期”。所谓“猪周期”,就是一个完整的上涨和归落过程,一样 两个谷底夹一个谷峰,从开始来 高峰,再来 完结。
所谓猪周期,猪肉价格上涨刺激农民主动性造成供给增加 ,供给增加 造成肉价归落,肉价归落打击了农民主动性造成供给短缺,供给短缺又使得肉价上涨,周而复始。同时也是一种“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规律性猪肉价格变化怪圈。
这背后主要原因是,中国的生猪散养比例占了80%,绝大多数的散养户不能及时把握 市场信息,理性对待猪价跌涨,盲目追涨惜售、恐跌滥杀,且没有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一旦市场大幅震荡归落,猪农们都叫苦连天。
走出“猪周期”怪圈已经变成了业界最为关注的问题。国家农业部发展司也开出了针对举措,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是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关键。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偌大的猪市,想要摆脱怪圈又谈何容易,毕竟“猪还是那个猪,猪市却早已不是起初的猪市了”。业内人士建议,一方面,政府能出台市场调控方案,引导生猪均衡生产。另一方面,养殖散户也应该高大上起来,利用网络费解猪市信息、价格走向,防患于未然。
(责任编辑:DF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