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猪侠快讯 > 生猪价格分析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饲料原料价格汇总:过量进口致我国大豆产业 进口商陷“违约尴尬”

来源: 互联网   2014-07-29 17:17:29   查看:  次

分页标题[/page]

  2013年,全球大豆的消费量是2.694亿吨,中国为7557万吨,占全球消费量的28%左右,同期中国人口占全球总人口18%左右。有关专家认为,中国对大豆的实际需求应该在5000万吨左右,我国实际大豆进口量超出需求2000多万吨。过量的进口也压制了国产大豆的提升空间,还对沿海地区加工企业的获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阻碍。

  2004年,作为国际大豆贸易定价基准的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期货价格剧烈震荡,不少中国压榨企业高价摘 购大豆。此后大豆价格骤降,部分中国企业的大豆还没运来 岸,企业就已支撑不下去,反常 是民营企业无奈摘 取了违约行为,舍弃 原先在高价位签订的摘 购合同和定金,外资趁机廉价收购。

  王小语认为,今年的违约风波和2004年的不同之处在于部分企业摘 取了“洗船”行为,这是一种国际贸易的融资手段。但是,将进口大豆这种常态的贸易行为变成融资手段是一种恶性的获利方法,是银行等金融机构所不渴望 看来 的。

  “企业不从加工上面想办法解决资金问题,就已经不是实体经济了。”王小语表示,这种转卖行为同时增加 了银行的潜在金融风险,又缺乏有效监管,应该引起相关部门高度器重。

  应付

  多措并举争夺定价权

  邵仲毅认为,拥有大豆定价权更有利于保护 国内的粮食安全。包括向大豆进口商提供补贴,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加强国内企业的联合和建立自己的大豆期货交易机构、抱团争夺大豆定价权等。

  邵仲毅说,此前国家在进口环节提供象征性补贴,但他渴望 能够提高补贴或减税的力度,以提高国内大豆贸易商的竞争力。同时,他建议在上海自贸区或国内其他地区建立一个类似于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机构,以竞争大豆的定价权。此前,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国,把握 了大豆期货的定价权,但随着巴西、阿根廷等国大豆产量、出口量的提高,晨曦等国内进口商的大豆大多都来自巴西、阿根廷,国内已经有条件竞争大豆定价权了。

  据有关专家介绍,2008年10月,因为进口大豆占据了定价话语权,中国出台了暂时大豆收储价格政策,这也是我国大豆产业争夺定价权的“第一战”,目的是保护豆农利益,缩短自主大豆产业受国际大豆价格冲击的时间周期和幅度。但是,暂时收储价格客观上也会受来 国际大豆价格影响,作用会受来 一定稀释。

  而且,暂时收储政策也未能有效平稳住主产区的大豆种植面积。数据显示,作为主产区的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在过去四年里宛如坐过山车一样骤减,从2010年的6735万亩缩减来 了2011年的5193万亩,再来 2012年的3899万亩,再来 2013年的3105万亩,总共缩减了一半以上。对农民而言,种植大豆利润不高的难题仍未解决。

  为了进一步争夺话语权,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将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所谓目标价格补贴,是指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切实保证农民收益,提高农民的种植主动性。

  王小语认为,在更多细则出台以前,国际大豆企业可能会摘 取一定的对应措施,例如国际企业或许会利用政策出台前的空档期大量提高对华大豆的输出量,造成国内大豆价格归落,从而导致国内大豆种植量进一步减少。

  多位专家在接受记者摘 访时均表示,在这种大环境下出台目标价格补贴制度,也不一定能够“一招制敌”。最理想的扶持政策,应该是一套从种植来 加工,再从加工来 流通的全产业链的“组合拳”。

  王小语说,如果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实施后能稳住种植面积,原料供应就会逐步 充足起来,相关部门或将针对市场摘 取进一步手段,以推进加工企业开工生产,如此一来面对国际企业的冲击,或许就不会束手无策。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