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以来,连跌19周的国内生猪价格迎来止跌,反常 是5月上半月,在两周的时间创出10%以上涨幅,之后涨幅又迅速下跌。费解来 ,此番猪价上涨仍属恢复性上涨,当前生猪供应量充足,并不支持猪价不断归升,后市猪价在小幅下跌一段时间后将波动上行。专家建议,养殖户应当有序补栏,生猪行情,适时出栏。
缺乏基本面支持“诡异”涨幅难不断
“生猪出栏价过了‘五一’突然暴涨,从最低时的4.8~4.9元/斤涨来 近7元/斤,但也就坚持了一周左右,这几天又归来 了6.5元/斤上下。”5月23日,湖北松滋市汇龙生猪集团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松在电话里表示,这个行情是他没想来 的,至于因素,他不明白。
实际上,4月份最后一周,全国活猪均价已经微涨。跟陈松一样,不少业内人士猜中了“微涨”这个开头,却没猜来 5月上旬“猛涨”的结尾。
据农业部观测,5月份第1周,活猪均价11.68元/公斤,环比上涨6.2%;第2周,均价12.87元/公斤,环比上涨10.2%!而4月份的最后一周,这一数字仅为0.3%。
“短短10天,涨幅就超过10%,这在供需矛盾最突出的2011年也是没有过的。”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认为,3个月归落,10天就归来 原点,这个行情有点“诡异”,“猪不缺,需求不旺,没有支持这种涨幅的理由。”
从供应看,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的月屠宰量比3月增长6.78%,比去年同期增长11.48%。从需求看,据多年市场表现,年初和年尾的生猪消费量占来 全年的60%以上,仅仅3天的“五一”消费拉动作用非常有限。
“供需关系支持猪价从5元/斤涨来 6元/斤,但难以支持两周时间蹦来 7元,这不常态。”中国养猪网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估量 师冯永辉表示,在我国生猪产业链成熟度不高的背景下,不排除大型屠宰企业运作、养殖户惜售助涨的可能。
坊间曾有“国家发改委约谈雨润、金锣等大型养殖屠宰企业”的消息传出。但有估量 认为,我国屠宰企业分散,即便大型屠宰企业联合起来,其所占市场份额也并不足以操纵市场。业内人士估量 ,受国家对冻猪肉的收储、大型屠宰企业旺季备货以及节日消费带动等原因综合作用,“微涨”确实给低迷已久的猪市开释了主动的信号,饱受深度亏损之苦的养殖场户盼涨心切、压栏观望,又助涨了部分地区的猪价。
据北京市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观测,5月9日,白条猪批发均价比前一周上涨33.53%。与此对应的是,这一周白条猪的日均上市量是今年3月份以来最少的一周,比前一周下行9.74%,比前两周下行14.26%。此外,白条猪的单重普遍由理想单重70~75公斤/头提高来 80公斤/头以上,压栏现象可见一斑。
业内人士认为,大企业“操作”也好,养殖场户压栏也罢,对猪价长期的走势影响有限。因为缺乏供需关系支持,这波凶残的涨幅只坚持了半个月。在5月第三周,全国活猪均价的环比涨幅下跌至3.6%,第四周环比涨幅则为-0.3%。
后市将波动上行“暴涨”行情难重演
猪价止跌归升,是否预示着此轮“猪周期”已经完结?对此,朱增勇和冯永辉均表示,今年3月底5元/斤上下的生猪出栏价已经是近3年来的新低,触底的判定 基本成立,5、6月份开始,猪价将步入恢复性上涨通道。
判定 生猪市场冷暖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受猪价不断低迷影响,生猪产能大幅调整。据农业部对全国4000个养猪村的定点观测,4月底生猪存栏同比下行3.7%,已经持续15个月延续同比下行态势。能繁母猪存栏3月份同比下行5.2%,4月份同比下行6.8%,持续两个月低于《生猪调控预案》中下行5%的预警值。
朱增勇说明,下行意味着生猪存栏压力有效缓解,能繁母猪产能得来 开释。根据生物周期,仔猪存栏量影响4~5个月以后的出栏量,而能繁母猪存栏量则影响着12个月以后的出栏量。如果不发生重大疫情,下半年生猪供应会比较稳固 ,猪价将逐步归升至成本线以上水平。
“猪价上涨,但不会像2011年那样大幅上涨。”朱增勇认为,猪肉的整体消费格局发生了转变:“三公”消费显然下行,传统的年底集中消费也有所缓和。当前4.5亿头生猪存栏、4800万头能繁母猪存栏,已属常态水平,后期供需将总体处于基本平稳 状态,有可能涌现阶段性偏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