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是全国养猪产业大省区之一,但是千家万户还是主要以粗放养殖为主,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水平不高。长期以来,我区优质种猪品种缺乏,育种基础薄弱,本地猪体型较小,抗病力弱,饲料转化率低,生长速度慢,繁育 力不强,胴体瘦肉率低,种群退化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区畜牧业的现代化、规模化与产业化发展。而美国、加拿大等国外优质品种如长白、大白、大约克、杜洛克种猪相比本地种猪具有抗病性强、繁育 能力强、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等特点,深受市场欢迎。引进国外优良种猪资源,改良优化本土种群,提高生产性能,已成为一些地方政府及养殖行业、企业多年的夙愿。
据介绍,引进种猪要经过原农场选种、产地检疫等环节,第一 由进口货主、代理商来 境外原农场挑选优质的种猪,挑选出的种猪要经农场检疫合格后,再运往美国政府认可的隔离场进行为期30天的隔离检疫。隔离检疫合格的种猪经启运前检疫、监装确认动物健康状况良好后运往中国。
猪也不能近亲“结婚”,否则就影响来 品系的健康发展。广西雄桂种猪有限公司引进8个血统的原种猪,选育、取精均经过GPS定位,确保在五年内不会发生近亲繁育 ,防止生产性能低下。
引进境外原种猪成本高。据估算,从境外引进每头猪从选种、运输、隔离、防疫等,养猪论坛 ,运来 国内并完成隔离检疫约需要3万多元,且有许多不确定性。为此,要形成自我品牌,必须在原有引种的基础上,让“洋猪”和“中猪”杂交结合,优势互补,建立特殊的种群核心体系,优化本地猪血统,改善品质,减少对境外猪的依托 ,形成中式“杜洛克”,促进畜牧产业化发展。
“种猪的繁育 、生产,是1+1>2。”马全平介绍说,猪场引进的种猪公母比例大概为1∶9,一样 母猪的丰产期是3-5年,公猪生育期则更长一些。该猪场一头母猪一年平均生产2.3胎,一胎多的达18头,平均每胎10.56头,平均每头母猪每年约有24头仔猪,引进的512头原种母猪一年后将会有近1.2万头纯种崽猪出生,第二年又有约28万二代种猪出生,这些纯种猪又可以与当地猪杂交产出饲养酬劳高、瘦肉率高的杂交一代。纯种猪可以大量繁育 ,推广其杂交优势,为市场提供优质的猪肉产品,有效缓解国内市场对核心群种猪的需求。
目前,35-40公斤重的原种母猪,一代的售价每头约8000元,二代的约6500元;70公斤以上的原种公猪,一代的售价每头约1.5万元,二代的约1万元,经济效益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