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隐核虫病害情景估量 与防控措施探讨
文章来源:《海洋与渔业》杂志社 更新时间:2014-02-14
导语:
Vxh中国养猪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 Brown),又叫海水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arinus),属原生动物门、纤毛亚门、寡膜纤毛纲、膜口亚纲、膜口目、凹口科、隐核虫属。刺激隐核虫无特定宿主,几乎危害所有海水养殖鱼类,包括大黄鱼、大菱鲆、黑鲷、红笛鲷、石斑鱼、卵形鲳鲹等。近几年来在福建、浙江、广东等主要海水鱼类养殖地区刺激隐核虫暴发多次,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经济缺失 。Vxh中国养猪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一、主要流行特点Vxh中国养猪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刺激隐核虫主要寄生于海水鱼体表、鳃及口腔等部,形成包囊,呈针头大小白点状,肉眼可见,严重时鱼体全身可见白点。该虫引起鱼的活动尤其、食欲降低、上皮增生、唤 吸困难及机械残害,继而带来细菌继发感染从而导致病鱼死亡。取病鱼组织在显微镜下可以看来 圆形或卵圆形全身具有纤毛、体色不晶莹 、缓慢旋转运动的虫体。Vxh中国养猪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刺激隐核虫主要流行于水温在24~28℃的春秋两季,即每年的3~4月和9~10月。立春和立秋时节,水温在20~25℃左右时特别应加强预防。以福建、粤东海区为例,每年进入9月份后,随着日照减少,海水涌现上凉下热的温差,从而导致海底残饵、粪便等污物上升来 水面,造成水质浑浊、海水富营养化程度增加 ,加上温度相宜,从而引起刺激隐核虫短时间内大量繁育 并危害当地养殖鱼类。自然状态下,野生海水鱼类很少受来 刺激隐核虫的严重感染,这主要是由于自然海域宿主密度较低。然而,在水泥池、室内水族箱及海水网箱等高密度养殖场所,虫体就能够大量繁育 而使鱼类致病。因此,近年来海水刺激隐核虫病的大量发生与海区中养殖密度连续增加 密切相关。此外,该病还反常 在海区环境变化大(如台风过后)、水流不畅、鱼体营养不良、抗病力差时涌现。Vxh中国养猪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除软骨鱼类和蓝子鱼对刺激隐核虫有一定抗击力外,刺激隐核虫几乎在宿主筛选上没有特异性,几乎可以对所有海水养殖鱼类产生致病性。但尚没有证据显示刺激隐核虫能感染海洋中的无脊椎动物或其它非鱼类动物。Vxh中国养猪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二、物学特性及生活史Vxh中国养猪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刺激隐核虫研究的难点在于体外培育和繁育 的困难。来 目前为止我们对刺激隐核虫生物学特性还所晓 甚少。一样 认为,刺激隐核虫一个生活周期要经过4个阶段,分别为滋养体期、包囊前体期、包囊期和幼体期。滋养体指虫体寄生宿主并连续生长的阶段,以宿主体液和细胞为食,营寄生生活,其发育成熟后(3~5天)就成为包囊前体;包囊前体脱离宿主后粘附来 水底或池壁上(10~18小时),形成包囊;包囊进行无性繁育 ,分裂形成许多小仔体即为幼体;幼体在水中可自由活动,不进食,具有感染宿主的能力,为感染期虫体。脱囊后2 小时内幼虫的感染能力最强,3~8 小时后幼虫的感染能力大大减弱,10~12小时后则仅有少部分幼虫还具备感染能力,18 小时后完全丧失感染力。幼体一样 在夜间脱离包囊,并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感染宿主。通常来说,即使在最理想的条件下,也只有5~20%的幼体能够感染宿主。Vxh中国养猪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三、主要防控措施Vxh中国养猪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虽然目前没有反常 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还是可以通过预防的方法对刺激隐核虫的发生进行控制。Vxh中国养猪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1.福建宁德大黄鱼养殖海区在涌现刺激隐核虫暴发时,将网箱从近海迁移至水深超过30m的外海水域,通过外海水流冲刷减少继发感染。此法能有效降低发病大黄鱼死亡率,并减少刺激隐核虫的传染性。这主要是刺激隐核虫首次感染鱼体后还需脱离鱼体进行繁育 ,其后代要再次觅 找来 宿主方可对海水鱼进行第二次侵害。由于深水海区水体流动大,而且网底与海底距离较大,经繁育 长成的寄生虫幼体不易接触来 鱼体,因此能够有效减少继发感染和发病鱼的死亡率。据此原理,未来应大力推广深水网箱,减少刺激隐核虫的发生。Vxh中国养猪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