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疫情的不断蔓延,发病人数逐步 增加 ,范畴也从长三角地区向内陆连续扩展,周末北京、河南也相继发觉有H7N9患者,“禽流感”疫情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内陆逐步 推移。
4月11日,农业部请求江苏、浙江、安徽马上关闭活禽交易市场并扑杀市场内所有禽鸟,处理污染物。之后,随着疫情扩展,各地相继关闭活禽交易市场,扑杀开始。随之而来的是活禽市场交易量大幅下行,养殖业亏损严重;禽肉消费进入冰点。
禽流感疫情的主要传播渠道就是活禽市场,部分地区关闭活禽市场进行扑杀,会降低后期禽类存栏量,影响豆粕的消费需求涌现下滑。据据统计,2011年,我国商品饲料总产量来 达1.69亿吨,同比增长4%。在各类饲料的产量中,猪饲料占37%,禽饲料占30%,蛋禽饲料占19%,水产饲料占9%;其中蛋禽饲料和禽饲料占整个饲料市场产量的近一半。而蛋鸡饲料中豆粕占比20—25%,肉鸡饲料豆粕占比30-35%。H7N9“禽流感”疫情的逐步蔓延将导致后期饲料消费量逐步下滑。
豆粕期市近强远弱格局凸显 或延续归落
2-3月期间,因市场需求良好,豆粕现货价保持 坚挺上涨,但是3月末,禽流感疫情发生以来,国内豆粕现货均价不断归落,清明节后,各地豆粕价格跌至4000元/吨以下。库存方面,除华北、广东、广西地区库存较少外,其它地区库存都有所增加 ,上周全国库存仅下行1.37%。
期货市场,近日大商所豆粕1309合约已经归落至3100元/吨邻近,技术形状上看,5日、10日、20日均线处于向下状态,有穿破3000元/吨可能。从去年9月豆类价格进入归落通道之后,豆油-豆粕比价逐步 归落,3月末,油粕比价跌至2.5以下。油弱粕强方向仍较为显著。另外,从5-9月豆粕价差来看,自12年9月下旬开始,豆粕近强远弱的格局一直较为凸显,3月末价差有连续 扩大迹象。
养殖业亏损严重 豆粕需求后期难有起色
根据国家发改委数据,上周,国内猪粮比价跌破5.5:1,猪价已进入中度归落区间,生猪养殖亏损偏重。目前,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仍处于相对高位,支撑豆粕需求保持 偏强。但是生猪存栏量处于连续下滑态势,且因鸡鸭等肉类中含有H7N9病毒可能性较大,而猪肉中暂未检测出病毒,这会导致消费猪肉的数量增加 ,生猪存栏量后期或连续 下滑,对豆粕的需求减少。
不过,需要关注的不利消息是,“黄浦江死猪”事件的负面影响还未完全消退。而世界卫生组织又表示不排除H7N9禽流感病源来自生猪。因此,H7N9对生猪市场的影响还临时没有显现;若疫情有进一步蔓延,豆粕需求将遭遇进一步重创。
2月份春节过后,鸡蛋进入消费淡季,成本价格高出出场价格,蛋鸡养殖业处于亏损状态。3月末禽流感疫情发生以来,鸡蛋价格再度快速归落,生猪价格,山东、江苏、安徽等地鸡蛋价格跌幅达4%左右,后期蛋鸡养殖行业将“雪上加霜”。加之部分地区为防止疫情扩散,开展了大规模扑杀活动,肉鸡存栏量分析将下滑,对豆粕需求进一步减少。
历史上禽流感疫情对豆粕价格影响
2004年,禽流感疫情发生以来,CBOT豆粕价格未受影响;DCE豆粕价格持续归落3日,之后延续上涨;2006年美国涌现H3N2禽流感,CBOT豆粕及DCE豆粕价格未受影响;2008年6月,香港禽流感疫情爆发后,CBOT豆粕及DCE豆粕价格未受影响,延续强劲上涨。因此,综合来看,禽流感疫情对豆粕行情的影响是短期的,且不具有改变豆粕行情走势的关键作用力。
与之相比,禽流感疫情对生猪和肉蛋价格的影响比较显然。
2003年2月“非典”在国内大规模爆发,至6月份才完结。疫情不断4~5个月,许多地方政府关闭生猪交易市场,严厉限制生猪的流动,生猪的消费、流通都受来 了严重影响。再加上当时正处在猪肉消费淡季,季节性影响与疫情叠加造成之后3个月,猪价不断归落8.5%。
2005年禽流感发生时,涌现了大量禽类死亡。该疫情于10月开始在国内大范畴爆发,不断时间大约5~6个月,鸡蛋价格归落超过15%;10月份内地检出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后,本已处于归落期的生猪价格受来 冲击涌现加速归落,10-11全国生猪月均价格累计归落13%;
2009年猪流感病毒第一 在北美爆发,造成了全球范畴内的恐慌,5月我国也检出了该流感病例。4、5月我国生猪均价跌幅10%以上。
疫情不断发酵 豆粕或仍偏弱归落
目前,“禽流感”正处于不断发酵期,居民对疫情的恐慌度加剧,不少地区活禽交易基本停滞,且农业部、卫生部等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开展动物类“H7N7禽流感”病毒紧急观测,包括生猪、水产品在内的动物均有可能H7N7病毒携带者,因此,分析“禽流感”疫情仍会延续较长一段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