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度是CPI主要推手的“二师兄”遭遇滑铁卢,今年生猪养殖行业可谓“猪多不顺”。先是遭遇市场销量的疲软,随后又面临生猪收购价格的“跌跌不休”。生猪收购价格归落,究竟谁是推手,谁又在获利?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观测,与前一日相比,4月8日,猪肉价格下行,五花肉、后臀尖肉价格分别下行0.4%、0.3%。至此,生猪价格已连跌17周,养殖户遭遇了3年以来最为罕见的价格冰点。
生猪收购价格跌来 5元以下
三天前,农安县万佳农牧专业合作社分社社长赵国志将家中30多头育肥猪以5.1元/斤的价格卖了出去,这让他心疼不已,因为这次交易不仅没有让他赚来 钱,反而让他赔了1.5万元。
“我有十多年没见来 生猪收购价格这么低了。”他告诉记者,5.1元/斤的收购价已是近半个月来较高的价位。半个月前,生猪收购价格最低降至4.6元/斤。
与赵国志一样,半个月前诚诺养殖厂经理万长军终于将家中早应该出栏的100多头育肥猪卖出去,每斤4.8元。这让他至少赔5万元。
自去年11月份以来,吉林的生猪收购价格就“跌跌不休”,就连春节的销售旺季也没有改变价格归落的方向。
“生猪收购价格从今年初的7.9元/斤一直跌来 近期最低4.6元/斤,降得太狠了。”赵国志说,4月9日生猪市场收购价又从前几天的5.1元/斤跌来 4.8~4.9元/斤,现在他家里还有100多头猪,他忧患这批育肥猪出栏时价格会跌得更惨。生猪收购价格不断低迷,赵国志和万长军已开始陆续剔除 母猪减少养殖成本压力了。“我现在已经剔除 五六头母猪了,家里还剩20多头母猪了,如果价格再这么降,还得连续 剔除 。”赵国志说。
猪后臀零售价跌幅小于收购价
从年初来 现在生猪收购价格最高跌幅达42%,这意味着受生猪收购价格传导的零售价也有下行的空间。
昨日,记者走访了长春市湖波路、繁荣路、桂林路上的多家农贸市场和超市,发觉长春市场猪肉零售价格也在跟跌当中。但是与生猪收购价格的跌幅相比,市场平均零售价的跌幅较小,根据长春市价格监督检查局观测数据显示,年初时长春市猪后臀的平均零售价格在12元/斤,4月9日跌至8.5元/斤,也就是说猪肉零售价从年初来 现在平均价格归落了29%。42%和29%之间,这个中间的差距来 底差哪里去了?
在桂林路一家农贸市场里,由于没有顾客,一家生猪零售商开始看起了韩剧。另外两位生猪零售摊主甚至开始一起包起饺子。“肉价再降,销量也没啥变化。”湖波路一农贸市场的生猪零售商说,以往每天能卖一两头猪的好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如果每天能卖上一头猪她就很满足了。
对于猪肉零售价下行幅度小于源头收购价的因素,她表示跟零售商关系不大。“我们终端零售价格的加价率是固定的,猪肉批发价高,我们卖价就高,批发价低,卖价就低。现在猪肉销量不好,我们不敢随意提高或降低加价率的。”她说。
某肉品有限公司长春办事处谢经理表示,生猪收购价跌幅大于零售价跌幅是常态现象。生猪从养殖户卖出后,还要经过三个环节才能来 终端零售环节,这其中要经过屠宰企业、批发运输企业和零售商。“一样 屠宰和批发运输企业的利润率较低,主要靠走量。平均一头猪能挣10元,平均每斤挣0.1元左右。批发商因为有运输、人工等成本,每头猪平均挣8~10元。但零售环节的加价率一样 在10 %~20%。所以无论生猪养殖行业如何亏损,对于屠宰、批发和零售商来讲,影响较小,利润相对平稳。”
影响
部分熟食企业开始“打折”
肉价降了,以肉为主要原材料的肉制品价格是否也会归落?9日,记者走访的结果却大相径庭。市场上无论是肉制品还是熟食制品,其价格始终坚挺。不过,部分熟食企业的打折优待 力度有所增加 。在某熟食专柜,个别涉及猪肉的熟食价格打九折,优待 从4月初开始来 4月20日完结。
面对市场猪肉制品以及熟食价格的坚挺,谢经理表示,从年初来 现在生猪收购价格归落了三个月,但是对于熟食加工企业来讲,消耗库存量至少需要3个月,有的企业甚至需要6个月。所以肉价归落不会短时间内体现来 肉制品上。
估量
肉价周期缩短
10年前,万长军还可以很自信地判定 生猪养殖行业的行情,但是如今,养了20多年生猪的他不敢再轻言判定 生猪养殖行情了。“以前三年一个周期,即一年涨,一年跌,一年平,但是现在一年内就可以经历涨、跌、平。”他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