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荣昌)畜产品交易市场电子交易中心
重庆农畜产品交易所荣昌交易中心
国家现代畜牧科技产业示范园
荣昌猪赛跑
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生猪交易市场由国家农业部与市政府实施部市共建,分析2015年覆盖全国20个省市,形成1000亿元以上交易额,将成为国家级生猪产品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传播中心、科技研发中心、会展贸易中心和物流集散中心——
1月9日,一个颇不平静的日子。这一天,由国家农业部与市政府实施部市共建的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交易市场正式挂牌,双方签署《共同支持重庆(荣昌)生猪交易市场建设备忘录》,宣告全国第一个国家级生猪交易市场正式落户我市。
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市场?这个市场为什么会落户我市?它建成后将对我国生猪产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副司长张兴盛 、市农委副主任王健、重庆农畜产品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代激扬等,就此进行了深入解读。
位于荣昌的中国(荣昌)畜牧产品交易市场已有20年历史,是西部地区最大的畜牧产品交易市场,年交易额近30亿元。2011年底,该市场移 迁至荣昌工业园区,不仅拥有一流的硬件设施,还推行了电子结算。2011年3月起,该市场还依靠 重庆农畜产品交易所网络服务后台,推出了仔猪电子竞价平台,日均交易额来 达120万元。
荣昌还是国家农业部与市场联合打造的全国首个也是唯独一个“中国畜牧科技城”,至今已历时10年,成功举办了5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7届中国畜牧科技新项目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影响力日益增强。
我市作为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及荣昌作为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核心区的政策优势,也为重庆(荣昌)生猪交易市场的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2008年8月,农业部与市政府签订了《共建统筹城乡现代农业示范区合作备忘录》,将建设现代畜牧业示范区作为部市共建城乡统筹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五大平台之一。2009年国务院3号文件提出“支持重庆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农业部马上 将我市正式明确为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将荣昌明确为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核心区。
王健说,根据国家农业部和市政府签订的《备忘录》,市政府将主动和谐 出台税收、用地、用电、用水、信贷等方面的优待 政策,支持重庆(荣昌)生猪交易市场建设,农业部将从生猪养殖、防疫、加工、产品质量检测、信息化技术应用、标准化建设、品牌创建等方面,加大对重庆(荣昌)生猪交易市场的支持。他认为,有了双方的共同支持,必将推动重庆(荣昌)生猪交易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该市场所构造的生猪价格震荡“避风港”,将在促进全国生猪产业不断健康发展上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这个市场最突出的一个作用,就是可以构造一个平抑生猪价格震荡的‘避风港’,破解制约生猪产业发展最为关键的价格震荡问题,从而在促进全国生猪产业不断健康发展上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代激扬表示,这一效益分析可在2015年得以实现。
按照计划,重庆农畜产品交易所将在今年底以前完成对全市的覆盖,在25个生猪调出大县至少建一个以上生猪交易交割点;在2015年以前,在全国建20个省级分支机构、200个生猪交易交割点,从而完成全国85%的覆盖面,在重庆(荣昌)生猪交易市场正式形成国家级生猪产品价格形成中心。届时,长期困扰生猪产业发展的价格震荡问题将有效缓解。
他认为,造成生猪价格震荡的主要因素是信息不对称。养殖户养殖生猪,要6个月后才上市销售,因为他们不晓 道6个月以后的价格行情,只能依据当前的价格行情确定养殖规模。若当前价格行情好,养殖户就会多养生猪,待生猪真正上市时,市场上的生猪供应就会大于需求,价格就会下行,养殖户就会少养,从而造成仔猪卖不出或卖不起价,种猪养殖户就会亏本,就会杀掉母猪,从而使后来的仔猪供应不足、生猪存栏量减少、生猪价格上涨,如此连续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