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辽宁>新闻中心>辽宁要闻>正文
丰收年大玉米棒32厘米长 收购价格或高于往年来源:辽沈晚报 2011-10-11 07:46:45

辽沈晚报讯(记者 杨宝顶)玉米地里,收割机轰隆作响。
农民吴振洪站在地头儿,自顾双手叉腰,和乡亲们唠嗑儿。 10月8日,在沈阳市苏家屯区红菱镇烟台村,村民们陆续忙着收成 玉米。再过半个月,水稻收割的日子也要来 了。
虽然承包了几十亩玉米地,吴振洪并不急。有收割机帮忙,他不用再像往年那样上手剥玉米,秋收的忙碌劲儿也差了很多。
他开始盘算的是,一年下来的收成咋样。又一年丰收在望,玉米的收购价比往年要高,是挠 紧卖,还是等价儿?明年用哪种玉米种,能让产量再多些……
收成好 大玉米棒32厘米长
一辆辆满载玉米的翻斗车进院,吴振洪家的房前屋后便被玉米堆满了。多达20余万斤的玉米将被堆砌成垛,连续 风干,会卖上更高的价儿。
傍晚时分坐在玉米垛子上唠嗑儿,农户们的话题还是绕不开一年的收成。
村民佟占春最乐和,他手里拿的两棒玉米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因为栽种了两种高产品种的玉米,佟占春家的玉米长势更好,个头儿更大。
有村民较真儿,特意拿来尺子量,长达32厘米的玉米棒惹来大家仰慕,“去年这个品种长得不好,今年很多人没敢试,看样子明年值得一试啊!”
收益好 农户花钱雇工秋收
近些年来,烟台村的粮食产量稳中有升。村主任章长江说,眼看着产量有保证,很多种粮的农户出手变得“阔绰”起来,雇工的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要是搁以前,谁家舍得花钱雇人啊,都是自己上手剥。玉米收拾完了,手都肿胀得生疼。”章长江说。
秋收雇工的价格逐步 看涨,割1亩地的玉米秆30元,生猪行情,剥1亩地的玉米70元。对于那些能干活儿的好手儿,一天至少得挣100元钱。
雇工逐步 兴起,但收成 玉米仍摘 用传统作业方式:动手剥,把玉米棒子装袋装车、卸车,人力要付出不少辛劳。
自打去年开始,大型玉米收割机轰鸣着开进了烟台村。在平原地区,这种机械化的收割方式逐步 得来 推广,收割每亩玉米地的价格是110元,大概和雇工价格相当。
收割机开始下地,意味着一些雇工的“生意”受来 了冲击。
在吴振洪家的玉米地里,收割机开动起来,人跟在后面需要小跑。收割机走过,成片的玉米秸秆随之倒下,玉米棒子落入收割机的大型粮筐里。
机械化让运玉米也变得不再依托 人力。两辆小型翻斗车轮番停在收割机旁,粮筐扬起,玉米棒子马上 “倾泻”而下,装了满满一车。
这辆收割机耗资20余万元,是村民佟国栋今年购置的。玉米大规模收割,让佟国栋找来 了“商机”。
乡亲们帮佟国栋算了一笔账,收割机每年能带来接近10万元的收益。佟国栋笑着说不急,“三年下来能‘归本儿’,我就晓 足。 ”
产量增 收购价格也比往年高
烟台村有900余户村民,村里不乏大片平整的耕地。玉米、水稻是村里产出的大宗粮食作物。
村主任章长江说,村里人均耕地1亩多,村民大多外出打工,不企盼种地出钱。大片的耕地并未因此撂荒,而是被一些农户集中承包,“治理 跟上去,统一培植,收成年年都不错。 ”“粗略估量 ,今年亩产能来 达1500斤左右,比去年要好很多。 ”村主任章长江说,让农户们欣喜的是,玉米刚收成 还富含水分,每斤便能卖来 约0.8元。水稻尚未收割,但市场也已给出约1.4元的价格,都比往年高出约两角钱。“这可是从没有过的价儿,别看只高出两角,但要是收成 几十万斤玉米,能多挣不少钱。 ”章长江说,按玉米每斤售价0.6元算,农户每亩地收益约在700元,“50亩地能赚3万5千元,今年价儿这么好,挣得更多了。 ”
过半月 百米车队排队来送粮
昨日下午,在沈阳市第一粮库门口,不时有车辆进出,但并不见大型运粮车。
粮库的工作人员说,储备粮食的繁忙情形约在11月初来 来。装满粮食的农用三轮车、货车等各式车辆清早便聚来 粮库门口,沿着北一马路向西排成长队,“能排出去300多米,有的车排来 下午才能卸车。 ”
下月初 市民就能食 来 新大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