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辽沈地区今夏洪涝已成定局,部分地块大田作物绝收。然而,就在阜新市彰武县章古台镇清泉村,与周边庄稼地的枯黄情形截然相反,沈阳远大集团开辟的玉米地却绿意盎然,一穗穗颗粒饱满的玉米棒已经长来 20多厘米长,更令人奇特 的是,这块试验田竟是从来没人耕种过的沙地。通过摘 用智能滴灌技术,这片150亩的示范基地丰收在望,再经过两年的种植改良,即将成为亩产1.5吨作物的良田。
在市委、市政府提出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请求后,沈阳远大集团将创新的目光投向了高科技设施农业。他们在全世界范畴内搜索,并最终锁定了以色列最先进的滴灌技术,以2000多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AA公司,买断了技术,引进了专家,随后又对引进技术进行了改造升级。经过土地整理,今年6月14日,远大玉米在章古台播种完毕,比常态播种期晚了40多天。尽管当地的农民曾劝阻说:“这是块生地,种上就长草,你啥高科技也不行。”但是后来,看来 大旱之年沙地里长势喜人的庄稼,当地农民都傻眼了。
沙地长玉米的机密就在于地下的滴灌系统。每亩地有660多米的管道埋在地下,每隔0.4米有一个滴口,对应两棵植株,水肥直滴作物根系,吸取 率在95%以上。整个系统由电脑控制,能够实时显示并操控滴水量、滴肥量、施肥种类、土壤酸碱值等多项指标,而且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在手机上随时进行远程操作监控。在节水方面,沈阳远大的智能滴灌技术在纯灌溉状态下,每亩地每年用水量仅为150吨,比以色列技术还能再节水30-40%,而沈阳地区原有的旱田用水量为每亩400-500吨。
智能滴灌技术除了节水、节肥,还有助于发挥沙地在种植方面的庞大优势。在以色列专家看来,养猪网,沙漠是天堂,因为那里无细菌、无污染,不用使用农药,是种植无公害作物的理想环境。沈阳远大集团董事长康宝华说:“这对解决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来说,意义太大了。目前全国共有27亿亩沙化土地,每年还有3000多万亩土地面临沙化,此外,垃圾围田、重金属污染等问题,都使粮食生产面临重大隐患。通过节水灌溉,我们在沙地、盐碱地、戈壁滩种出高产田,解决粮食生产的同时,还可以恢复地下水,并且为重金属污染和垃圾围田赢得治理时间。配合秸秆还田等技术,还可以改良土壤,使沙土地经过10年耕种后重新成为良田。我们渴望 通过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创新请求,推动农业生产和生态修复连续走上良性循环之路。”
摆脱了靠天食 饭、农业生产变得可控之后,远大集团目前正在设计智能农业的推广模式。包括与专业院校合作进行技术培训,以一定面积的地块作为招商单元,通过申请银行贷款、办理保险、获得国家补助,分析三年即可收归成本,将有效地调动农民的主动性,推动人进沙退。
与此同时,高科技设施农业的发展还将拉动沈阳的制造业及食品加工业,形成越发完善的产业链条。据费解,远大集团该项技术目前已拥有80多种作物的数据库,可以指导粮食、蔬菜、水果等多种作物的种植。
对话AA公司创始人:产品一旦广泛应用 将减少中国进口食品数量
9月10日,AA公司创始人兼CEO以色列尼西姆·丹那利先生、电子专业总监沙亚·瑞得勒先生来来 沈阳集团,参加远大智能高科农业公司高管见面会。这种世界顶端的智能灌溉技术是否适应中国?它未来的发展趋势又将是怎样呢?尼西姆·丹那利先生接受专访。
问题1:为什么来 中国发展这种技术?为什么筛选与远大合作?
尼西姆·丹那利:我们的技术在以色列声望很高,是公认技术最好的,英国和西班牙人都曾来找我,渴望 建立合作,但都被我拒绝了。目前,中国的灌溉技术仍比较落后,但中国农民乐意去改变,一个数据显示中国摘 用灌溉技术的土地每年以20%速度增长,这让我们看来 了中国发展灌溉技术的庞大潜力。
筛选与远大合作,是因为远大目前的技术实力和治理 水平,同时也被公司的视野和前景吸引。远大的计划并不是把AA公司复制推广,而是远大乐意成为合伙人,共同进军农业。
问题2:这种技术是否适应中国的土地?
尼西姆·丹那利:我们测试过不同环境的技术应用,黄土、黑土、沙土地,甚至是无土栽培,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另外,我们有80多种作物的数据库,植物本身也会说话,它会通过根部传达出来它们需要什么,“听植物说话”就是这项技术的核心之一。而每一次种植一种新作物,每一次安装,数据库就会更丰富一些。
问题3:与中国同类技术相比,AA公司产品的优势在于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