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寒雪
哭了多年的孩子,这一次终于有奶食 了。
一直被进口大豆逼得“生死存亡”的国产大豆,或将迎来来自政府的支持。《中国经营报》获悉,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已经准备在近期对国产东北大豆进行高价“托市”收购,与2008年那次暂时收储不同的是,这一次高价收储国产大豆,将有望成为长效机制。
敏捷的机构已经嗅来 了来自政府的味道,包括大豆收储企业、期货交易机构等在内的产业链条各个环节,已经不同程度的储货东北大豆,而后“坐地等涨”。估量 人士预期,这一轮托市收储,价格将高过2008年的1.85元/斤。
“长效”托市
尽管2008年国家粮食储备局有过一次暂时收储东北大豆,但这一次的托市收储,却可能是一种长效机制。
记者费解来 ,近日,国家发改委和粮食局召开了相关问题的研讨会。“正在研究今年收储国产大豆的事宜,张平主任亲自参与,将在近期公开具体收购价格。”发改委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收购的价格要高于目前的销售价格,被我们称为托市收购,这是平稳玉米大豆产销机制的重要措施。”
在此之前,国家粮食局已经对东北主产区的玉米进行了相关补贴。而2008年,生猪价格,国家粮食局第一次收储暂时储备大豆,并摘 取高于市场价格的方式收购,以保护豆农的利益。
不过,这一次,针对未来可能的“托市”,发改委东北振兴司司长文振富向记者表示,振兴东北农业是振兴东北的战略之一,而“托市收购是平稳大豆产业的长效机制”。
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为了落实这一长效机制,国家发改委已经派出调查人员前往东北大豆主产区,以确定政府托市的收购价格。相关人士分析,本次托市收购的价格将高于1.85元/斤。
此时,一再被进口大豆挤压份额的国产大豆,由于气温等因素,今年遭遇减产,与此同时占中国市场份额70%的进口大豆进一步侵略中国市场,进入了国产大豆的主产区黑龙江,坚强的国产大豆产业链正在着急地等待发改委救市措施。
记者获悉,由于去年是国家粮食局近年来第一次收储暂时储备大豆,且价格高于市场价位,今年国储仅销售了储备大豆总量的1.4%,因此发改委只好托付 油厂进行加工,并于近期承诺补贴油厂。
喜忧参半
“我们就在等待收储的时间和价格的来 来。”期货估量 师王晨向记者表示了对国储收储价格的关怀 。
同时黑龙江最大的民营油脂企业阳霖油脂集团庞经理向记者表示,“按照计划,这个时候,我们压榨企业已经收来 5万吨大豆,但是,由于豆农在等待国家托市收购的消息,想卖更高的价格,所以都不乐意卖大豆。现在我们只买来 2万吨。”
黑龙江通北镇农民朱亮库存着的8000斤大豆,在当地他只是一个种植大豆较少的农户。“这些大豆的价格只能卖来 每斤1.70元。”朱亮核算自己的成本时,已经超过了每斤1.40元。他对目前的大豆价格并不骄傲 ,朱亮打算把这批大豆在手里再压一压。
由于去年国家粮食储备库的最低收购价格为每斤1.85元,这一价格旨在确保农民增产增收。朱亮渴望 把大豆卖进国储。
虽然农民比较高兴,但是压榨企业却一筹莫展。 “国储托高了大豆价格,这样我们压榨成本增加 了,与摘 用便宜的进口大豆的压榨企业相比,我们就越发伤心。”上述庞经理表示。
亟待流通
“由于收储的大豆价格高,难以在市场上流通,因此市场供应量减少,只能导致压榨企业使用更多的进口大豆。”中纺集团下属粮油企业人士向记者表示了担忧。
目前有195万吨的国储大豆亟待市场流通。暂时储备 大豆摘 取竞价销售的方式拍卖,以进入市场,但是这些储备 大豆成交率非常低,两个月来持续11次暂时储备 大豆的实际成交数量总计不足10万吨,仅占国家暂时储备 大豆数量的1.4%左右,发改委不得不托付 压榨企业加工。
“如果发改委不托付 加工,那么今年连续 托市收购的大豆就没有地方存放。”大豆期货估量 师王晨向记者表示,“此外,今年如果没有大豆投放市场,同时还要连续 收购大豆,那么市场流通的大豆减少,油脂压榨企业也将面临无豆可榨的局面。”
面临这种复杂的局面,发改委不得不花钱解决问题。日前,发改委制定流通政策,临储大豆195万吨,一次性补贴210元/吨给大豆加工企业进行压榨。阳霖油脂集团庞经理向记者表示,“目前补贴的事情还没有进行,我们只能仍旧 收购市场大豆压榨,但是供应量很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