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球玉米丰产,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11月份的供需报告显示,世界玉米主产国的美国和中国产量有所增加 ,加之进口玉米的集中来 港,玉米深加工企业的不景气,供应的双重压力对玉米价格有所打压,不过,鉴于国内玉米的供应较为宽松,因此可能出台的相关政策便成为主导市场价格的关键原因,目前为玉米市场提供底部支撑的原因主要有临储收购政策和补贴政策,加上猪和禽类的养殖利润也有所归升,分析短期玉米市场的价格处于易涨难跌的态势之下。
利多原因
政策细节和补贴传言共同作用
一、临储托市政策
由于东北玉米产量在全国玉米产量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东北玉米的价格将会直接影响国内玉米的价格。近期,东北各大深加工企业陆陆续续开秤收购新粮,虽然时间较往常来说提前,但是价格却较以往有所偏低,甚至处于临储价格之下,因此市场盼望早日出台临储政策,市场对即将来 来的临储政策分析偏乐观,还未出粮的粮商都在等待临储政策的出台。
上周末,黑龙江地区普降中来 大雪,由于目前黑龙江玉米价格低于农民心里预期,在加上大雪封路,运输难度增加 ,加之温度零下以后,也不忧患玉米霉变,普遍存在惜售心里。10月下旬时候,温度高,没有封冻,农民害怕玉米霉变,加上变现还贷款,农民隐痛割爱不得已卖了一部分玉米,大部分农民在着急等待临储开始收购,销售手里的玉米。11月15日,在国家发改委公开的《关于做好2013年秋粮收购工作的通晓 》。国家及时发布了临储消息,保护了农民的利益,《通晓 》显示,今年在东北地区连续 实行玉米、大豆临储价格定为2.3元/斤、粳稻临储价格定为1.5元/斤 、规定玉米(国标三等)临储价格分别为内蒙古、辽宁1.13元/斤,吉林1.12元/斤,黑龙江1.11元/斤,同时规定玉米临储收购水分扣量按1:1.3执行,同时按1:0.3扣价作为企业烘干费,该政策的出台,有效防止玉米价格的归落,对玉米后市价格起来 支撑作用。

图片一:临储玉米收购价
二、补贴传言
对于市场补贴传言,分为三种:一是深加工企业的补贴。主要目的是为了补偿 深加工企业加工成本上升给企业带来的亏损,但是由于我国深加工企业的不景气主要是由于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如果对深加工企业进行补贴,就会导致企业更多的生产产品,导致产量激增,供过于求的局面仍将不断,中国养猪网,企业仍将处于亏损状态,因此深加工企业的补贴传言的真实性值得商榷;二是北粮南运的运输补贴。关于北粮南运运费补贴的消息,条件是符合农发行、国家粮食局、中储粮共同审批的央企或央企指定粮库,持南方饲料厂摘 购合同,铁路发运大票可申请补贴。最高可补贴140元/吨,深加工可能150元/吨,今年露天囤补贴可能涨来 110元/吨。该政策既可以支撑产区的收购价格,又可以降低南方的摘 购成本,缩小了国内玉米和进口玉米的价差;三是关内摘 购补贴。为鼓励 销区企业来 产区摘 购新粮,缓解主产区收购压力,今年符合条件的关内企业来 东北产区按不低于最低收购价或暂时收储价摘 购粳稻、玉米,国家将按140元/吨的标准给予费用补贴。以山东地区为例,目前山东玉米价格在2380元/吨,加上国家费用补贴140元/吨,等于2520元/吨,减去运费和利润等,大概320元/吨,来 推运算 在黑龙江收购玉米价格2200元/吨,基本和临储价格持平,实现了顺价销售,这样又增加 了一个收购主体,农民增加 了一个销售渠道。
三、港口库存和养殖利润的拉动
截至11月份,玉米北方港口的库存来 达了161.4万吨,南方港口的库存为42.5万吨,南北主要港口的库存一共203.9万吨。南方港口库存下行速度较快,来 港船只偏少,华北产区深加工价格有小幅度的提升,因此现货价格的上升也拉动了盘面价格。
进入来 第四季度以来,中秋和国庆双节过后,各地的生猪存栏量都有小幅度的下跌,虽然生猪存栏量有所下跌,但是绝对数量和价格仍处于历史的中等偏高位水平,利润还是很可观的,客观的利润带动了生猪养殖,同时也带动了玉米价格的上升。

图片二:南北港口库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