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可以看作是中国非转基因大豆和豆油的最后一块净土,很多城市居民遍觅 不着的非转基因豆油,在这里可以轻易买来 。
然而,在进口转基因大豆的连续增加 ,以及低廉的成品转基因大豆油冲击下,黑龙江目前80%的企业在停工停收,有的为了坚持只能阶段性生产。而今年国家补贴的中断,也导致豆企大部分停产。
中国的非转基因大豆产业,已经受来 了严重冲击。假如没有进一步措施,可能不来 十年的时间,黑龙江的非转基因大豆就会消逝掉
本报记者 郭绪 发自哈尔滨、佳木斯
国产非转基因大豆正逐年减产,种植面积正在逐年减少,面临消逝危险。
而大豆作为为五谷之一,原产正是在中国,世界各国栽培的大豆都是直接或间接由中国传播出去的。1936年中国大豆产量曾占世界总产量的91.2%。
如今,外资疯狂进入中国,涉足大豆产业。由于受来 大量低价进口转基因大豆的冲击,中国大豆正在面临着全军覆灭的危局。
作为国家重要的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基地,黑龙江的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商品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然而,当地很多以加工国产大豆为主的企业却大规模停产。
《法治周末》记者在黑龙江摘 访时费解来 ,跨国企业丰益国际已斥巨资进驻东北,每年以高于国家保护价的价格收购国产转基因大豆,已基本垄断国内非转基因大豆市场。
外资高价囤积非转基因大豆
有数据显示,四大跨国粮商(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已经控制了我国75%以上的油脂市场原料与加工及食用油供应,中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跨国粮商参股控股了64家
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WTO,大豆等农产品贸易做出了3%的低关税等让步后,转基因大豆叩开中国市场,并且,先以低价策略,迅速敲开了当时数量激增、生意红火、急需大豆原料的中国各地油脂厂的大门。
就在目前黑龙江本土油脂企业停产、停购的同时,一些外资巨头已经在黑龙江省开始行动,与当地企业接触洽谈,并以入股、兼并或合资等形式进入中国的豆类加工产业。
而外资进入中国,是以对民营企业投资、参股等隐藏方式取道,由此规避了国家政策监管。
更为严肃 的是,由于外资的低调和保密,它们对中国粮食产业民营企业的投资规模和渗透程度难以估量 。
而多年来很多国有粮库改革致当地粮库空置,地方政府为了利用闲置粮库,充分利用资源,大多对外资入驻表示"欢迎"。
2005年9月,佳木斯市政府就和新加坡丰益国际集团签订了关于兴建益海粮油综合加工项目议定书。
佳木斯市政府公布的资料显示,最终选定在九粮库、佳木斯中转库投资建厂。
据《法治周末》记者费解,益海(佳木斯)粮油公司目前已经收购了九粮库,该粮库被称作东北最大国家粮食储备库。
对此,海关总署曾在2009年初发布预警报告,指出外商投资企业正在加强对我国粮食领域的控制力,并直接点名,"丰益国际斥巨资进驻东北,妄图 垄断国内非转基因大豆市场"。
此次被海关总署直接点名的丰益国际实际上受新加坡郭鹤年家族控制,该集团控制着嘉里粮油,并与美国ADM共同控制着益海嘉里。市场上流行的金龙鱼、胡姬花、鲤鱼等食用油品牌同属新加坡益海嘉里。
而益海(佳木斯)粮油公司在2005年成立,负责丰益国际东北业务开展,涉足水稻、大豆、玉米等系列深加工。该公司负责拓展益海集团东北业务的同时,还与黑龙江益海粮油和黑龙江龙粮储备公司合作,准备建设大型收储基地。
记者在建三江前进农场摘 访时费解来 ,近三年来,每来 大豆收成 季节,益海粮油就以高于国家保护价的价格收购国产非转基因大豆。
一位宋姓粮食经纪人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他每年都和益海签收购合同,因为益海给的价格比其他油企和国储库高,所以生意很好做,另外益海的资金非常雄厚,对储备大豆不限量,所以合作很有保证 。
据他初步据统计,仅在建三江农管局,至少有50个粮食经纪人与益海合作。
晓 情人士向记者透露,现在益海已经基本垄断了佳木斯地区的大豆市场,农民的大豆八成要被益海收储。
益海(佳木斯)粮油公司副总经理李忠辉向记者介绍说,益海收购国产大豆主要是在哈尔滨加工,每年收购价格的确高于国家保护价,所以益海的油脂企业每天都能满负荷生产,但他坦言这是市场规律,并不存在垄断收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