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高新区的天海金苑这个土地面积不足30亩的项目在南阳市高新区里并不显眼,但被指“工改住”以及接踵而至的纠纷和诉讼官司,让这个不大的项目出了名。离奇的是,南阳市国土局先后为该宗土地发放了三个土地证。这究竟是怎么归事?
8月末的一天,河南省南阳市市民耿枝(化名)来来 南阳市房产治理 局反映咨询南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海金苑房地产项目存在无证违规建设销售现象。耿枝把握 的情景是,天海金苑项目在五证不全的情景下,私自开工,一直施工建设,今年6月在该宗土地上开发建设两栋33层的高层商品房建筑;8月底进行了公布认筹,项目将于近期开盘销售等问题。
晓 情人士介绍,天海金苑项目和一宗“工改住”地块有关,其间几家公司为取得该地块所有权,引发了“一地三证”“同名公司”等一系列离奇事件。
对此,南阳市高新区管委会多家部门的经办人员向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表示,有关部门对此事也很关注,接下来如何依法处理遗留问题和争议仍是关键。
“一地三证”
如果不是“工改住”“一地三证”以及接踵而至的纠纷和诉讼官司,这块面积不足30亩的土地及项目在南阳市高新区诸多的楼盘里并不显眼。
公布资料显示,该宗土地位于南阳市高新区明山路西、区间路北,用地面积约22.23亩。南阳市国土局先后为该宗土地发放了三个土地证。2009年11月,南阳市国土局与张希云的“玉米公司”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张希云引入合作伙伴南阳市中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代为缴纳了近700万元的工业用地变性为建设用地的土地出让金(1997年9月,张希云的“玉米公司”已向南阳市高新区管委会缴纳了180万元的工业用地出让金,取得了时为工业用地的该宗土地使用权),张希云的“玉米公司”成为该宗土地的第一任所有者。2010年11月,经由西峡县人民法院裁定,张希云的“玉米公司”将该宗土地过户给代为缴纳土地出让金的中石公司,中石公司成为第二任土地所有者,并来 南阳市规划局、建设局办理了相关开发证件。后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将该宗土地重新归转来 “玉米公司”名下。在执行土地归转过程中,南阳市国土资源局高新分局将该土地证办理来 与张希云的“玉米公司”同名的杨天海作为法人代表的南阳市玉米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名下。
其间,一系列的诉讼和法院判决,使得该地块一波三折,悬念迭生。据介绍,2012年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张希云隐瞒事实,与中石公司签订合作开发协议,骗取对方土地出让金约700万元,其行为已经构成合同诈骗罪,依法判决有期徒刑14年。
南阳市天海房地产公司一位工作人员讲述:最先是天海公司报案,因为张希云一直在和天海公司合作开发这块土地,天海公司已投入部分资金,现在张希云私自将国有土地证变更给中石地产,对天海公司构成欺诈。对此,生猪行情,中石公司一位刘姓负责人的说法是,中石公司并未认为被诈骗,双方合作开发的合同是有效的。
上述中石公司负责人介绍,天海金苑项目所在土地,国有土地所有权属于“南阳市玉米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所有人是“中石地产”。因该项目迟迟没有开工,施工许可证早已作废。
对此,南阳市工商局高新分局分管企业注册的一位负责人介绍,张希云的玉米公司因未参加年审,营业执照已于1999年被吊销,但未注销。对于“企业被吊销,但没注销,其他人可否使用其企业名号”问题,该负责人称会进行查实并向市局汇报,依法进行处理。南阳市高新区土地部门一位经办人介绍,他们晓 道存在问题“纠葛”,并下发了收归发给杨天海的土地使用证的“通晓 书”,市里将专门研究下一步解决这个发证的具体方案。高新区城建环保局主持工作的李书记表示:该局从未给天海房地产公司天海金苑项目办理过施工许可证,并于今年6月份对天海公司下发过停工通晓 书,但项目照常施工。下一步建设局会将有关情景上报给管委会,由管委会综合执法局进行查处。
张氏玉米公司VS杨氏玉米公司
当地业内人士认为,南阳涌现两个名称相同的公司,演绎出“一地三证”真假“李逵”的土地市场闹剧,是当地土地市场纷乱 的一个表现。据介绍,同为“南阳市玉米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并为之引发的旷日持久的土地权利回属之争的两家重名公司,一家注册时间为1995年1月20日,一家为2008年10月31日,注册时间相差13年;注册地、法人代表不同,第一家注册的“玉米”公司位于南阳市光武路、法定代表人为张希云,另一家“玉米”公司注册地为南阳市明山路、法定代表人为杨天海。两家公司法定代表人、注册机构、注册资金、公司性质、公司地址等均不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