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参与倒卖月饼券的方中华告诉记者,倒卖月饼券的行业已经彻底过气了,每年中秋月入万元的日子已经是老皇历了。方中华说,他的一位小兄弟今年还在倒卖月饼券,结果手头上积压了100多张月饼券还没出手,上周5折出手都没人要,今年估量 要缺失 5000多元。
吴川一家月饼生产厂家的负责人王先生表示,往年公司发行月饼券,通过客户、黄牛等转手,最后其实都流归来 了厂家。
由于月饼券标价和月饼的实际价格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公司销售的月饼券金额是实际月饼生产能力的两倍,因为公司相信,并非所有的月饼券最终都会转化为实际消费,通过层层倒卖,公司便可以从中通过价格差赚钱。说白了,就是把月饼当成金融产品。往年,公司每年光通过发行月饼券就能净赚40万元。
“一月养全年”神话破灭
当地另外一家月饼生产厂家也坦言,每年的确会发行一部分月饼券。企事业单位会以7折的价格从厂家手里团购月饼券发给员工;员工再以4~6折的价格把月饼券卖给“黄牛”;黄牛再加价10%~20%卖给需要月饼券的消费者,并把卖不掉的月饼券以3~4折的价格卖归印券的厂家。但从实际上看,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月饼券没有兑换。
月饼是个暴利行业?吴川不少月饼企业老板们表达了同一个观点:其他地方的月饼可能暴利,但吴川月饼由于用料足,成本较高,尽管售价看起来较高,但实际上是很实在的,总体利润在行业中算低的。福海饼业董事长梁伟业表示,该公司出产的金牌五仁月饼,2公斤重的250元,1公斤的168元,并且用的都是真材实料,如果将广州同类品质的月饼折算成2公斤的重量,价格至少在400元以上。吴川海港城饼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伟周也表示,虽然月饼的利润在50%左右,但跟其他地方的月饼相比,算低的了。
那么,“利润不高”究竟是个什么水平呢?有4家月饼厂家负责人给出了答案:利润率大致在50%~60%之间。但如今市场不景气,可能进入“薄利”时代,利润可能只有10%~20%。
从60%利润挤剩10%利润
大鹏饼业总经理张大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的月饼原料除白糖和猪肉价格较去年下行1成外,其他原料均较上年有大幅上涨,特别是五仁中的榄仁,价格较去年上涨50%。以双黄莲蓉月饼为例,莲蓉用来自湖南或湖北的莲子,每吨1.7万元,单价17元/公斤。蛋黄每个约0.7元。较好的花生油每公斤14元。按照4个一盒的分量,配料量为莲蓉1公斤左右,约17元,蛋黄两个约1.4元,再加上糖、油、面粉、人工和包装的费用,合共约30元。如果以80元的成本卖出,利润率约在60%。
“以前60%的利润率水分肯定 要被挤出来,以后能有20%的利润就谢天谢地了,只有10%的利润率依然能活下去,才算厉害。”他说,月饼行业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往年开足马力生产一个月,就能养活几百号工人一年,剩下11个月打麻将,这种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张大鹏表示,月饼行业的生产销售周期很短,基本上只有20天。也就是说,在20天内,要把一年内要销售的月饼都生产出来,然后赚足了钱,一整年都不用生产了。说白了就是“一月养全年”。
在他看来,“一月养全年”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如果月饼品牌响亮,销路畅通,不来 1个月时间内就能卖出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月饼,获利数千万元或数百万元都不是问题。但另一方面,由于月饼制作成本高,一旦涌现滞销,大量月饼如果不能在短短的20天内销售出去,那么就会造成大量退货或积压,只能销毁,也不能作为其他食品的原料。“价值300万元的月饼卖不出去只能喂猪的情景,我都遇来 过。”
他表示,有部分企业短视,为了赚快钱,盲目进入月饼行业,加剧了竞争。“有个别月饼厂家,在刚刚起步阶段,为了打响品牌,把月饼价格定得比较低,别人卖250元它只卖150元,实际上是在搞价格战。”因为订单急剧减少,张大鹏的月饼厂今年亏损500万元,只能倒闭。
月饼当支柱靠不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