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一位央企境外期货操盘手也同样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每一次中储粮购买的大豆量并不多,但是中储粮背后的国储背景能够推高价格。而且,中储粮的影响将被炒作者放大。”该人士表示,“目前中粮每年的交易量在500万吨左右,中储粮的交易额分析不足100万吨。但是产生的炒作影响,显然高于前者。”
作为专业人士,他更担忧未来中储粮的期货交易模式,“在美国CBOT市场进行点价(期货交割过程的一种定价方式,对远期交割的货物,先确定升贴水,在约定的点价期内以外盘某日期货价格为基价确定最终结算价),而归来 国内大连期货交易所进行套保,那么无疑是推高了美国大豆的价格,但把缺失 留给了国内。”
此外,“中储粮想要找一个可靠的境外期货公司也非常难。”该人士透露,“在美国多数的粮食期货公司都有被ABCD持股的背景。一旦期货公司晓 道了中储粮的意图,国际粮商也就晓 道了国家储备的意图,最终被别人渔翁得利。”
中国经营报微博:
> 相关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