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产能过剩。虽然生猪养殖是一项科学性强、见效快但风险性较大的农村致富产业,但随着近年来国家对生猪养殖业的扶持力度加大,生猪养殖户迅速暴增,养殖规模也由最初的散户养殖逐步 变成了规模养殖,产业养殖。养殖户也由农村的普通农户变成了城镇投资人,这种变化虽然有利于整个生猪养殖业的发展,但由于养殖户跟风暴增,导致产能过剩。
二是调控政策过于单一。政府应付生猪行业产能过剩,市场价格震荡的具体计策 有些过于单一,往往都是通过收储来调整市场价格,但就今年上半年情景来看,简单依靠收储,那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如没有灵活有效地政策措施来消耗这部分过剩产能,那将对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很不利,会极大的损害养殖户的利益。
措施和建议
(一)主动推动发展新型生态养殖模式。根据地区实际情景,发展“猪一沼一果”、“猪一沼一渔”生态养猪模式。不仅有利于生猪疫病的防控,保证 公共卫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还可以循环利用资源,充分发挥生猪养殖副产品的利用率和利用价值,从而提高生猪养殖的整体效益。
(二)加大补贴资金发放的覆盖面。要辐射面广,涵盖户多,让每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户都能享受国家的优待 政策,保证养殖户都能在同等条件下,养猪论坛 ,发展生猪养殖业,促进生猪市场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三)加大中小规模饲料企业指导、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农技部门帮助指导作用,在降低饲料成本的同时,在提高饲料功效上下功夫,发展本地中小规模饲料企业。同时,本地饲料企业也要从完善销售服务和提高饲料品质上增强本地饲料的竞争力,政府也要在政策上对本地饲料企业给予一定倾斜,在资金上给予一定的补贴扶持。
(四)扩大生猪销售渠道。让生猪销售渠道不在单一化,在生猪规模化,品质化,深加工上下功夫,使得生猪整体品质来 达国内外生猪深加工公司、企业的请求和标准,形成“以国内供应为主,出口国外为辅”生猪销售渠道,更有效地保证 生猪市场的供需平稳 ,更好地保护生猪养殖户的利益不受损,促进生猪养殖业良性循环平稳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