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最新行情
中大期货估量 师邵靓珺
一:历史行情归顾
自2012年8月中旬以来,豆粕主力合约在经过近一个月的高位盘整后,从3900元/吨一路上涨来 4369元/吨,再次刷新历史高点。随后在高位压力下下跌4200邻近波动,美豆天气炒作即将完结,在加上国内消费淡季的来临,后期豆粕有望中期调整。
一:国际方面
1:USDA9月美国农业部报告
对于,本次报告的调整结果是喜忧参半,最终两者的结转库存与上一月持平或增加 ,因此总体影响偏空。减产带来的利多支撑已基本被市场透支,9月报告又发出“高价抑制需求”的信号,分析CBOT大豆和玉米价格难以重返前期高点。
2:南美增产预期强烈,或将转移部分美豆出口需求
美豆11月期价上周曾一度冲高至1789美分/蒲的历史新高,市场预期1750一线上方的创纪录大豆价格将刺激南美农户的种植热情,使南美产生较强的增产预期。美豆和远月南美豆之间的价差之大或已转移部分美豆出口需求至新季南美。
目前市场对南美豆增产或将转移美豆出口需求的预期已经做出反应。CBOT美豆01和05合约之间的价差已经从最高的230美分/蒲下行来 137美分/蒲,价差开始收窄。部分需求弹性较大的国家,开始锁定新季南美豆的供应,中国方面,也开始抛售约1000万吨的国产大豆储备,以尽可能地减少在南美大豆明年5月上市前对进口美豆的依托 。
3:国际豆粕供应
根据美国农业部8月月度供需报告,目前世界豆粕供需状况出现 相对宽松的局面。结转库存从7月的7.8百万吨增长来 8月8.56百万吨,库存使用比也从7月的3.31%上升来 8月的3.65%。另外,进出口量均涌现了一定程度的减少,掩饰国际市场上豆粕的供给和需求都涌现一定程度的萎缩。世界豆粕供需状况相对宽松,对豆粕价格的上涨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二:国内方面
1:国内供应
国内大豆库存虽然偏紧,但豆粕供应并未存在显然缺口。一方面港口库存连续 坚持在600万吨以上的高位,足够提供国内常态压榨一个多月的用量。另一方面,我国有1000多万吨临储大豆,尽管这些储备不会全部转化成商业库存,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内确保国内的供应,加之11月开始,国产新豆即将上市,对于产能过剩的油脂行业来说,只要大豆的供应充足,豆粕的供应便可保证。
2、大豆压榨利润上升,豆粕价格承压
近期由于豆粕和豆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大豆的压榨利润上升,国内大豆和进口大豆的压榨利润环比均涌现较大幅度的上升(超过30%)。虽然大豆价格依旧坚持高位,压榨利润的大幅上升,显然对豆粕价格的连续 上涨构成较大的压力。另外,为了控制目前豆粕、豆油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发改委约谈了重要的大豆压榨企业,豆粕价格的走势也会受来 相应的影响
3国内生猪养殖业
一方面生猪存栏量涌现下行。生猪养殖已持续5个月处于盈亏平稳 点以下,将导致养殖户加速生猪出栏,养猪论坛 ,使存栏量下行,进而对饲料的需求也将大幅下行。我国生猪养殖当前正处在3年猪周期的下行周期中。根据历史规律,生猪存栏下行周期一样 为一年半左右,再结合猪肉消费的季节原因,分析2012年9月至2013年5月期间我国生猪存栏量较2011年9月至2012年5月期间的平均水平将下行约2%至3%。
另一方面豆粕在饲料中的占比下行。豆粕作为最重要的蛋白饲料在生猪混合饲料中约占30%至35%。近期因其价格高涨,饲料厂用棉粕、菜籽粕等其他蛋白饲料对其进行部分替代,但替代程度有限。据费解,目前许多饲料厂已经将豆粕比例降来 最低限度,豆粕占比由30%左右降来 20%左右,由此生猪养殖饲料对豆粕的需求降低了近30%。豆粕用于猪饲料的量大约占全部豆粕产量的30%,因此由猪饲料配方改变导致对豆粕需求量的下行幅度可达9%左右。考虑来 生猪存栏量下行及饲料配方调整两方面原因的共同影响,我们分析,2012年9月至2013年5月期间,我国豆粕需求量相对去年同期将下行达10%左右,而供给将与去年同期基本相同,豆粕将涌现供过于求。
4:季节性规律
中秋之后豆油消费旺季来 来,豆油价格存在上升空间,而豆粕价格处于历史高位,油企压榨利润逐步升高,当前油企压榨开工较为常态,豆粕供应也相对稳固 。而高企的豆粕价格抑制了下游养殖业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