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来路不明的成品也成为福喜公司的原料。7月4日,在原料解冻间,记者瞧见了75箱包装完好的麦当劳10:1牛肉饼,外箱上注明生产日期为2014年6月18日、保质期60天,不晓 为何归来 了流水线上。当日,这批产品被重新归收生产,意味着其保质期被重新回零。
返工的牛肉饼和牛肉充分混合、被打成颗粒后,再经过大型绞肉机搅拌,再也看不出原先 的样子。工人将这些肉敲打成饼,经过速冻、包装、装箱,打上7月4日的生产日期,送来 麦当劳门店,成为麦当劳广告里“畅快淋漓的味觉挑衅”。
发绿臭肉重变“小牛排”
中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生猪价格,食品生产企业禁止生产用归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但在上海福喜,违法已经成为涉及多个部门的有组织行为。
在调查中,上海福喜的原料分为原料肉、待用肉、二级品和次品,原料肉和待用肉指的是生的原料,二级品和次品是指经过加工的成品和半成品。由于一些次品被重新命名为二级品,然后和原料肉、待用肉混在一起重新加工,打乱了原本相对独立且严厉的质量把控体系。
为了加强对供应商的治理 ,每隔一段时间麦当劳等客户会参观检查上海福喜。但每次检查前一天,上海福喜质量把控部门都会用邮件通晓 生产部门,检查当天各生产线“绞肉现场不能有次品”。
“来检查的时候不能添加。”工人告诉记者,“麦当劳要来、日本人要来、YUM(百胜)要来。”
今年6月11日,上海福喜车间解冻区域堆放着上百箱冷冻小牛排,但外包箱上只是手写的产品名称、生产日期、重量,而没有保质期、生产企业、批号等关键性信息。
就在前一天,福喜生产部、质量部、仓库等部门的主管同时收来 一封邮件:“以下物料请帮忙延长保质期至本周末,明天安排生产。”这封邮件中注明这批冷冻小牛排的生产日期为2013年5月8日至12日,对应的过期时间为2013年11月3日至8日。
如果按照邮件请求延长保质期至2014年6月15日,意味着这批产品已经超过保质期7个多月。给这批总量达10吨的小牛排解冻的工人告诉记者,牛排都发绿发臭了,“这是不常态的产品,是臭肉!”
更让记者感来 食 惊的是,这批过期冷冻小牛排进入生产后,只是简单地切割成小片,再重新包装后,内袋上打印的保质期就又延长了一年。
报表数据作假
张先生是福喜公司前质量治理 人员,在上海福喜公司工作了十年。他向记者提供了两本质量控制记录本,上面记录着近两年生产线上发生的一些质量问题,包括使用过期原料、延长保质期、修改生产日期等,每次记录都有相关人员的签名。
他告诉记者:“工厂治理 还是很严厉的,但是大门一关,外面的人想晓 道就没那么容易了。如果反映出来,这个厂就会遭受很多利益的缺失 。”
不过,张先生坦言,即使执法检查,本子记录的质量问题也很难暴露:“有两套报表数据,一套就是当场做的,还有一套专门有人改的报表。这些报表是给他们审核的人看的。”
食药监执法受阻一小时
昨晚7时许,上海市药监局副局长,上海食安办副主任顾振华带队,来来 嘉定区马陆镇,对上海福喜进行现场执法。不过,福喜的四五个保安拦住厂门,拒绝执法人员入内,双方僵持1个多小时,直来 公安人员来 场后才“解围”。
从上海福喜的大门进入主要车间,需要经过三道大门,每道门都要刷卡、换衣服,而在执法人员与福喜员工周旋之即,已有另一批福喜员工从其他通道进入车间。当被问及为什么进入车间、是不是要销毁证据时,他们大都闪烁 其词。
最终,执法人员在现场没有发觉问题食品。不过,执法人员当场查封一台记有原始数据的电脑。
昨晚,上海市药监局请求上海福喜食品工厂全面停产,等待调查。并请求肯德基、麦当劳所有门店中由福喜提供原料的问题食品全部下架。
昨晚,麦当劳通晓 中国大陆的所有餐厅,马上停用并封存由上海福喜提供的所有肉类食品。同时,麦当劳称,将马上成立调查小组,对上海福喜及其关联企业展开全面调查,并将尽快公开结果,麦当劳“对于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
百胜集团也表示,已经请求旗下肯德基、必胜客餐厅马上封存并停用由上海福喜提供的肉类食品原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