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战争:发布2014年6月供需报告,利多利空消息齐出,借期货价格的波动,连续吸取 更多的买盘进入。而投机基金连续 伺机出货,此间净多单下行21769手或17.5%。
报告内容显示,2013/2014年度美国大豆期末库存数据下调来 了1.25亿蒲式耳,约合884万吨,这占来 消费预期的3.7%,成为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时将2014/2015年度全球大豆期末库存数据上调了65万吨,来 达创纪录的8288万吨。
报告公开当天,CBOT大豆市场剧烈震荡,四分钟内震荡幅度超过10美分,走势忽涨忽跌,收盘时7月合约归落17美分,报收1445.50美分/蒲式耳;8月合约归落12.50美分,报收1382.75美分/蒲式耳;11月合约归落8.75美分,报收1220.75美分/蒲式耳。
第七次战争:卖方全线出击,6月30日公开的美国农业部种植面积报告极度利空:当日的种植报告猜测 ,美国2014年大豆种植面积为8480万英亩,年比增加 11%。猜测 收割面积为8410万英亩,年比增加 11%,也将创纪录水平,较2013年增加 740万英亩。密歇根、明尼苏达、内布拉斯加、纽约、北达科他州、俄亥俄、宾夕法尼亚州、南达科他以及威斯康辛州种植面积创历史纪录。受此影响,当日美豆暴跌70.2美分或5.57%,基本上令买方毫无退却的机会。投机基金净多单连续 大幅减持11034手或23%。而截至2014年7月8日的过去一周,投机基金持有的大豆期货净多单竟然下行至4,478 手。可以说,投机基金在七次战争完胜后已实现全身而退。
基金潜伏始于去年
业内人士估量 ,实际上,本次美国基金逼仓的时点最早要追溯至2013年第三、四季度。当时,中国大豆压榨行业压榨利润由上半年的亏损严重转向了利润丰厚的状态。同时,养猪论坛 ,2012年的美国大豆欠产导致大豆2013/2014年度库存使用比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且不能有效恢复。为了防止大豆供给不足,中国买家在丰厚利润的吸引下加大了大豆的进口力度,进口数量高于去年同期且高于实际需求,同时也造成了美国库存的急剧下行。
2014年3月31日,美国农业部季度库存报告显示,截至3月1日美国大豆库存降来 9.923亿蒲式耳(约合2682万吨),为2004年以来最低。但农业部报告没有反应的是:我国大豆港口库存却连续增加 ,4月末我国大豆港口库存增至约660万吨,超出合理库存20%以上。
但由于前期集体看空美盘,国内大豆进口企业有不少订单没有点价。而令未点价企业措手不及的是,随着船期附近,在美国库存降来 历史低位和南美大豆产量下行的炒作下,CBOT大豆期货价格连续上涨,CBOT大豆合约价格自去年8月的1212.8元/蒲式耳不断上涨至今年4月末的1530.8元/蒲式耳,涨幅逾26%。
长江期货估量 师韦蕾估量 表示,价格上涨的背后推手是国际基金。从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公开的持仓数据看,2014年1月以来,CBOT大豆期货净多持仓不断攀升,净多持仓从1月7日142263手增至2月25日211816手,创下阶段新高,增幅高达49%。
中国粮油商务网总经理刘贤武说,美国农业部是美国人的政府机构,无论是数据摘 集还是报告公开,更多的是为美国的本国利益服务。南美特别是巴西大豆是美国大豆的最大竞争对手,中国是世界大豆的最大消费国,也是美国和南美大豆的最大进口商,从报告公开的历史数据和CBOT期价震荡情景来看,在南美大豆出口期对CBOT大豆期价的打压以及在美国大豆出口期对CBOT大豆期价的推涨现象比比皆是,从概率论角度看,基本可以形成规律。
“CBOT价格形成是以美国为中心,美国农业部数据单纯着眼于美国国内库存,我国国内大豆基本面变化情景在CBOT被‘筛选性’地忽视。在美豆库存降来 历史低位的表象助推下,晓 道中国进口大豆企业有大量未点价的国际资本,持多单大举进入,抬高CBOT大豆期价,目的是逼中国油厂高位点价。”韦蕾说。
“甚至国内的一些产销数据也要来 美国农业部网站上去查找。”银河期货估量 师梁勇无奈地说,这种情况多次 上演,但毫无办法。国内从政府来 企业长期沿用美国农业部公开的数据,没有权威数据可供全国各类企事业单位使用,导致国内投资、交易只能按照美国指挥棒的趋势走。
管窥进口商缺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