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猪侠快讯 > 生猪供求快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猪猪侠讯:千头美国原种猪漂洋过海落户无棣

来源: 互联网   2014-07-13 08:37:29   查看:  次

分页标题[/page]

  据专家测算,由这千头种猪形成的核心种猪群,年产优秀种猪10000余头,每年能让300万头商品猪的肉类品质、生长速度等方面得来 30%的提升,可使全省乃至全国内种猪繁育 和生长性状将得来 快速改良。

  ◎延伸报道

  无棣养猪业在良种良法 基础上走向规模化

  今年以来,受生猪饲养成本上升、生猪价格低迷的影响,国内养猪业遭受重创。但是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器重和支农惠农政策的支持下,无棣县养猪业仍处于较快平稳发展状态。截至今年5月底,全县能繁母猪存栏1.84万头,同比增长19%;生猪出栏15.19万头,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42%。

  实现良种良方配套

  无棣县目前已建起4家良种猪繁育场,大多数规模养猪场实现了自繁自养,所饲养的生猪品种主要以杜洛克、大白、长白、皮特兰等四大品系为基础,对通过杂交形成的洋三元进行育肥。这种模式生产的猪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品质好、售价高、疫病风险小,在市场上很有竞争优势。

  为提高生猪生产的科技含量,无棣县加大了生猪生产实用新技术的推广力度,通过“科技入户工程”“送科技下乡”等全方位、多层面培训与推广仔猪早期断奶、商品猪快速育肥、生猪疫病综合防治等新型实用技术。同时,在全县范畴内大力推广了自然养猪法,从源头上解决了养猪粪尿污染难题,最大限度地减少猪病发生,提高了养殖效益。该县已有50多家养猪场(户)使用自然养猪法进行生产,生猪养殖水平、效益和质量显著提高。自繁自养、自然养猪法等先进饲养治理 技术在生猪产业的广泛应用,保证 了无棣县生猪产品的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在今年生猪行情不断走低严肃 形势下,无棣县养殖户每出栏一头毛猪平均仍有100元左右的盈利润,这为全县养猪产业的不断、健康发展打下了基础。

  规模化养殖成主导

  随着生猪产业发展步伐的加快,无棣县生猪生产结构和模式也有了较大改变。过去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粗放式喂养,既影响环境卫生又存在较大养殖风险。这种传统养殖模式正在被规模化、标准化的养殖模式所代替,规模化养猪在全县生猪生产中占的比例连续提高。来 目前,全县存栏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499户,存栏量占全县生猪存栏的90%。

  在这一方向的带动下,民营资本纷纷投资生猪生产,投资大、起点高的标准化养猪场连续出现,无棣镇簸箕赵村养猪场、富星养殖公司、开元畜牧公司等存栏母猪500头以上的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生猪生产企业纷纷建成投产,提升了无棣县生猪生产的档次和规模。开元畜牧公司成为该县首家通过国家超有机畜产品认证养猪企业,生产的开元猪肉供不应求。

  千家万户走向合作

  养猪业的健康发展,也促进了无棣县传统养殖农民在实行良种良法的基础上,走向了联合,合作化已经成为全县养猪业普遍摘 用的模式。

  在这一合作过程中,无棣县委、县政府和相关部门起来 了主动的助推作用。无棣县大力培养养猪合作社、养猪协会,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统一开放的大市场联系起来,通过提高组织化程度,加快传统养猪户向现代养猪业转变。通过几年的运作,无棣县养猪业已经形成了“龙头企业-标准化基地-社员”为一体的产业链,有效解决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造成的饲养治理 水平低、规模效益难实现、产品质量难提高、标准化生产难推进的弊端。

  该县的各类合作组织指导养猪户进行统一生产、统一治理 、统一营销和统一服务。该县开源养猪合作社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生产工艺流程,严厉规范运营行为,在生产、加工、储运、购销等环节,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进行有效合作,走出了一条自我治理 、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合作之路,提高了商品猪肉的市场竞争力,增加 了社员收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