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价格这样不断下行,可以说是十年不遇。”4月22日下午,海口市农业局举办的海口市生猪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海口罗牛山畜牧公司总监杨起银说,养殖户们亏损幅度来 达历史新高,小型养猪户将不得不筛选“割肉离场”,规模养猪场仍在赌行情,咬牙“挺”住,但很难看清前景。
让市农业部门担忧的是:行情好时养猪户一窝蜂地补栏,导致供过于求,价格归落;深度亏损一定时间后,养猪户又大量剔除 母猪,致使生猪供应量快速下行,价格急涨。
更多养殖户代表认为,政府可对生猪进行活体和冻肉储备,在储备期内动用价调基金适当补贴,同时补贴规模种猪场,保持 生猪市场供应的平稳性和持续性,促进市场肉价的基本平稳。通过市场竞争让一小部分环保难达标、竞争实力不强的小养猪场就此剔除 ,通过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和订单生产,做强海南养猪业。
什么打乱了“猪周期”脚步
涨一年、平一年、跌一年,生猪价大起大落,3年一个周期。人们把此现象称为“猪周期”。
近年来,海南生猪产业取得长足发展,实现从进岛来 出岛的历史性跨过 。2008年至2012年,我省生猪出栏量增长了30.5%,年均增长6.9%。
专家介绍,1983年-2013年,我国猪肉产量同比出现 跌少涨多,总体依然保持 稳增方向。1996年、2000年、2007年、2011年猪肉产量同比表现下滑,其中1996年跌幅最大,达13.49%;其余年份猪肉产量同比均为上涨,1985年猪肉产量同比增幅最大达14.53%;2000 年以来,同比涨幅最大的是2008年为7.76%。其中2011年“猪周期”震荡幅度大、影响范畴广,海南也不能独善其身。
估量 认为,此轮“猪周期”就始于2011年,当年生猪价飙升至历史新高的10.5元/斤。一时间各路资本纷纷逐利“养猪场”,生猪存栏量快速上涨。
杨起银介绍说,此轮暴涨之后,生猪价格,随之而来的是不断两年的低迷。但今年春节过后,生猪价格按往年规律,理应走出低谷,但没想来 仍会“跌跌不休”,这轮归落的行情还没办法见底。
那来 底是什么打乱了此次“猪周期”的脚步?海口规模养殖企业、天地壹号食品股份公司海口分公司经理刘俊起认为,猪肉价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供求关系。目前,全国和海南生猪产业仍产能太过剩,因此价格归落难以避免。
刘俊起提供的权威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猪肉产量5493万吨,生猪出栏71557万头,供应充足。去年我省生猪出栏量为958万头,从消费结构调整估量 ,海南常住人口如果按870多万人算,年消费440万头生猪,加上流动人口、旅行人口等消费,年需消费560万头生猪。
“多出的400万头猪只有出岛,否则销不了。”刘俊起说,“现在广东的价格和我们一样了,以前是我们要便宜一点的,现在再便宜我们就更食 不消了。”产能太过剩,这才是打乱了“猪周期”脚步的主要因素。
一头猪亏300元还能扛多久
“成本降不下,猪价上不来,疫病难控制。价格不断低迷,一头猪亏损300元。你说我们这些中小养殖户,还能扛多久?”海口师霖农业开发公司负责人、养猪户吴师认为,长期亏损,百头甚至千头养殖规模的养殖户,都可能很难再扛得住。
“现在每卖一头猪都在亏钱。”吴师说,饲料成本、人工、防疫等费用都在涨价,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运算 ,生猪归收价格只有来 达14元/公斤左右才能保证不赔钱,但现在的收购价,让他们每头猪大致赔300元。
但记者同时费解来 ,目前生猪价格“跌跌不休”,但菜市场和超市的部分品种肉价不见下行,而且部分品种竟然 有所上涨。
对此,杨起银介绍说,因为海南市场喜爱黑猪,一些人会从岛外广西等地批进黑猪进岛补充市场。但因为岛外疫情,省农业厅通晓 禁止从岛外购进动物活体,现在黑猪量就少了,导致如黑猪肉等产品价格有所提高。此外,从生猪出栏来 猪肉零售包含了生猪收购运输、屠宰、批发等多个环节,它们都可能成为肉价上涨的因素。
有多少小养殖户“离场”
市农业部门提供的数字显示,目前年出栏100头以上的猪场约有1000家,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猪场约有120多家,年出栏10000头以上的猪场约有10家。
考量养猪盈亏有一个重要参考指标———猪粮比,也就是生猪价格与作为生猪主要饲料的玉米价格的比值。我国把6:1定为盈亏平稳 点,猪粮比低于5:1即进入红色预警区,意味着养殖户陷入深度亏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