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增长减速方向显然,对玉米消费需求将形成总体压制。市场利空原因若全部集中爆发,后期对大连玉米远期合约压力庞大。
去冬以来,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由于气候偏高、雨雪较多,农民手中玉米生霉现象普遍,这将导致玉米优质优价情景较往年越发突出,也意味着可供交割的玉米数量显然减少。市场利空原因若全部集中爆发,后期对大连玉米远期合约压力庞大。
玉米连续 供过于求
2013~2014年度,中国玉米供过于求超过2500万吨,供应远超过充裕的状态,而且是持续第三年当年供过于求。
临储推高东北收购价
2013年实行的玉米临储收购政策从提高临储收购价格、入关运费补贴、租赁社会仓容、露天储粮补贴、地方企业参与、收储资金利息补贴等6个方面助力东北玉米收购。
政策力度显然强于往年,在价格上将对东北三省一区形成强有力的推动。
目前,东北临储收购并未显然刺激东北玉米收购价格上涨,其因素:一是东北农民售粮进度快于上年,二是中储粮临储工作开展较慢。
不过,随着收购资金来 位和各地临储收购工作陆续展开,如大连和唤 和浩特都在2013年12月25日开始本地临储玉米收购,分析2013~2014年度临储玉米收购总量将在3600万吨~4000万吨。
笔者认为,东北地区玉米收购价格将在“五一”之后逐步超过临储价格,但是会低于临储收购停止的上限,即吉林玉米现货收购价格在“五一”后将超过每吨2220元,不会超过每吨2320元。也就意味着大连1405期货合约交割成本将大概在每吨2420~2520元之间。
播种面积将稳中有增
自2008年国家开始玉米临储收购以来,玉米收益显然好于大豆,从而导致东北玉米挤占大豆播种面积的局面,分析2014年这种情景将连续 。而华北黄淮地区种植冬麦收成 后,土地正好用于种植夏玉米,面积相对比较平稳。东北和华北黄淮主产区面积占我国玉米总面积的70%以上,因此,可以分析2014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将连续 保持 小幅增加 态势。
若面积小幅增加 ,在天气常态的情景下,2014年我国玉米总产也将连续 保持 增长势头。
临储玉米将进行拍卖
2012~2013年度,东北地区临储玉米收购总量为3083万吨,其中1000万吨于2013年完成跨省移库。
受储存技术手段限制,养猪网,2012年至2013年度临储收购并完成跨省移库的玉米,2014年需要完成出库轮换。
目前我国政府规定玉米的轮换费用补贴期为两年。中储粮直属库的储粮设施相对较先进,但是玉米储期很少有来 达轮换费用补贴期的。也就是完成跨省移库的1000万吨临储玉米,技术上说2014年应该轮换。
2013~2014市场年度当年,我国玉米供过于求超过2500万吨,若跨省移库的1000万吨玉米如期进入拍卖环节,就增加 市场供给1000万吨。
市场压力可想而晓 。
并且东北2012年收购的临储玉米,也可能通过交给深加工企业等方式来开释库容。
今年进口或达550万吨
据费解,2014年我国玉米进口配额仍旧 为720万吨,其中国营部门占60%,即432万吨,其他企业可拿来 288万吨。国营配额中300万吨将被分配给中储粮,这300万吨配额将被闲置,不用于进口玉米;其余132万吨将由中纺、中粮这样的央企来完成玉米进口。
2013~2014年度跨年度执行的玉米配额+央企的132万吨+其他企业的288万吨,再扣除被转基因政策退归的玉米,这样算来,2014年进口玉米总量在500万吨~550万吨之间。
全球玉米供给充裕的格局不变,据USDA1月最新月度供需报告:2013~2014年度全球玉米产量9.64亿吨,出口量将来 达1.12亿吨,结转库存1.62亿吨。2013~2014年度全球期末库存是2000~2001年度以来的最大值。因此,分析2014年进口玉米来 港完税价将连续 大幅低于同期南方港口玉米平舱价。
需求难有起色
目前市场大多预期,我国2014年GDP增速目标仅为7%,我国经济增长减速方向显然,这对玉米消费需求将形成总体压制。
各地仍在主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这对玉米的饲料消费和玉米酒精、淀粉等加工产品的消费将有不断的削弱作用。
当前淀粉消费透支情景较为严重,2013年年底前各企业为归笼资金,低价现金签长单现象较多,将春节需求提前预支。大型企业消费终端库存饱和,中小企业不做库存。分析2014年下半年淀粉消费才会逐步有所起色。
据据统计,2012年酒精企业加工产能约1180万吨,行业开工率49%;估量 2013年产能增至1270万吨,行业开工率下行来 41%。受我国经济增速减缓、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仍将不断一段时间、行业产能过剩等多重原因影响,2014年玉米酒精行业难有显然起色。
因此可以分析,2014年深加工玉米消费不会涌现显然增加 。
期货市场变化节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