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25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北京时间昨天晚间传来消息,双汇国际71亿美元收购史密斯菲尔德食品案,已经获史密斯菲尔德公司股东反常 大会通过,意味着有史以来最大一桩中国企业收购美国公司的交易扫清了所有障碍。据费解,交易分析将在明天最终完成,史密斯菲尔德退市后将成为双汇国际的全资子公司。
史密斯菲尔德公司成立于1936年,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养猪及猪肉生产企业,在全球12个国家开展业务。双汇国际收购这家公司之后,双聚拢团董事长万隆成功坐上全球猪肉行业的龙头老大宝座,同时也让人们看来 ,这位今年73岁的中国企业家并不只是个“杀猪卖肉”的角色,实际上他还是一位资本运作高手。“双汇遇上史密斯菲尔德”,这是一部有着巨额投入、明星阵容和全球票房号召力的大片,导演兼主演正是双聚拢团董事长万隆。
据费解,双汇国际是一家设立在境外的公司,注册地在英属西印度开曼群岛,总部则设在香港。双汇国际是中国最大的肉类上市公司双汇发展的控股股东,也是双汇发展第一大股东双聚拢团的控股股东。鼎晖、高盛、新天域、淡马锡等国内外私募股权基金和双聚拢团治理 层都持有双汇国际的股份。这种复杂的股权结构背后,是万隆对“双汇系”由来已久的资本运作,他与金融巨头们一次次演绎着股权辗转腾挪的戏码。
2006年,高盛和鼎晖通过共同控制的罗特克斯公司持有双聚拢团100%股权,并控制双汇发展超过60%的股份,获得对双汇发展的实际控制权。尽管对于外资控股大型国有企业,当时从漯河市来 商务部都有不同意见,但万隆力排众议。他保持认为,双聚拢团要做大,特别是做成跨国性的公司,没有国际上大财团的支持做不来 。
2007年开始,通过一系列的股权变更,以万隆为首的双汇治理 层和员工在境外投资设立的兴泰集团成为双汇国际的实际控制人,并最终成为双汇发展的实际控制人。2010年,双汇发展公开了重组方案,通过定向增发,将双聚拢团相关肉类资产全部装入了上市公司。
有了这些资本运作的体会,这次收购史密斯菲尔德,融资问题对于万隆来说并非难事。据报道,中国银行纽约分行将向双汇提供40亿美元,中国银行将以双汇在中国的资产作为贷款担保,而作为交易顾问的摩根斯坦利将以双汇在美国的资产作为担保。万隆透露说,不仅有中国银行,还有国外银团为此次交易贷款。
引人猜想的是,除了产业上与史密斯菲尔德加强合作,后期的资本运作的故事将会如何发展。万隆坦言,他已经做好了治理 美国公司的准备。
万隆:我们收购以后,我们保证它的品牌不变、基地不变、范畴不变、员工不变,更不关闭工厂。
有估量 称,交易完成后,第一步可能会实现双汇发展和史密斯菲尔德在冷冻猪肉进出口业务上的合作,之后会经进行品牌和生产方面的合作,最后不排除双汇国际将史密斯菲尔德注入双汇发展。
相关链接
万隆简介
1940年4月,万隆出生于河南漯河。高中没毕业就去当了铁道兵,入伍5年后,万隆复员来 双汇的前身——漯河肉联厂工作。 1984年年中,44岁的万隆迎来人生中的一大转机,成为漯河肉联厂首位民选厂长。
当时,漯河肉联厂资不抵债,年年亏损,拥有400万的资产,却背负500万的负债。万隆上任后,他所做的头等大事即放开价格。他偷偷地通过溢价收购获得远多于同行的猪源,由此盘活工厂三分之二的闲置产能与劳动力。万隆马上 开始了初级扩张,将业务由杀猪扩展来 牛羊,甚至是鸡和兔子。、
他紧紧挠 住市场机遇中最重要的两条:顶住压力放开价格、开展多种经营,之后则调整结构,并改造经营。当时这一产业只有初加工,没有深加工。令其声名大振是一款名为火腿肠的产品。在90年代初,如同电视机一样,火腿肠亦属于短缺经济。中国人每年要食 掉数百亿根火腿肠,而双汇则成为这一市场的绝对寡头。
随着旗下上市公司双汇发展的两次融资,海外资本的陆续注入,双汇开始迸发活力。当初早于双汇生产出中国第一根火腿肠的河南洛阳春都集团因多元化导致资金链断裂而宣告破产,双汇则开始一骑绝尘。
万隆行事风格
万隆关于资本运作的晓 识和治理 能力从何而来,这仍旧是一个谜。万隆本人的说法则是“有些东西是先天的,有些东西是后天学习的。学习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读书,另一种叫读人。这两种方法都能学来 晓 识。我没有时间读书,我通过读人照例能够学来 晓 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