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西藏药业“新活素”项目2006年至2013年产品的推广费用尚未详细披露。但在2006年,西藏药业在引进合作方贵州益佰后,公司进行营销体制改革,曾加强了广告投入。来 目前为止,新活素的推广投入仍在连续 增加 ,除市场推广与服务费用外,还包括成都工厂的GMP停产技改费用。
相比“新活素”项目投入方面的毫不吝啬,产品销售却不尽如人意。从2005年新活素取得国家一类新药证书之后,来 2007年的年销售收入均不足500万元,而每年的技术摊销费用近700万元。
直来 2008年后,独家代理总经销权交来 了康哲药业,销售方才有点起色。康哲药业的公布信息显示,从2008年至2013年,代理新活素产品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04亿美元,以目前1美元兑6.25元人民币的汇率运算 ,约为人民币6.52亿元。
西藏药业一直未单独披露新活素的销售情景,但由于康哲药业拥有新活素的独家总经销权,产品主要由其孙公司常德康哲进行销售。从2008年至2013年,除2008年常德康哲未进入西藏药业前五名客户外,其余5年均有销售入账,合计向常德康哲销售约为3.64亿元。
然而,这3.64亿元的收入中有大部分被以市场推广服务费的名义重新返归来 康哲药业。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来 ,西藏药业自2008年以来,自有产品毛利率超过70%,但净利润率最高不超过3%,主要是市场费用大幅增加 。一组已公开的数据掩饰,2008年至2013年间,上市公司自有产品合计销售收入为14.3亿元,营业利润超过10亿元。但其间合计回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不来 1亿元。
从西藏药业主营业务来看,养猪论坛 ,主要包括两大板块,一是毛利较高的自有产品,包括诺迪康胶囊和新活素;另一块是医药商业贸易,由持股51%四川本草堂经营。业绩报表反映,2008年至今,医药商业贸易板块的销售额较高,但毛利率一直平稳在2%左右,利润奉献较小。
抛开医药商贸板块的奉献,不难发觉,自有产品销售中产生的大量费用腐蚀了股东净利润。2008年~2013年间,公司销售费用合计达9.09亿元,其中占最大比重的就是市场费用。从已单独公开的市场费用来看,2011年为1.17亿元,而2013年则为1.81亿元,复合增长率超过20%。
由此可见,尽管从独家总经销商康哲药业方面来看,新活素产品销售保持 了不断较快增长,也为康哲药业带来了较高的利润,但对西藏药业而言,其分享的利润增长极其缓慢。
根据西藏药业最近与常德康哲(深圳康哲的全资子公司)签订的《推广服务协议》,“新活素”产品推广服务费用最高可达1.5亿元。而在今年一季度,西藏药业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 1727.16 万元,增长 53.17%。
美梦与噩梦
虽然奉献利润微薄,新活素项目却客观上为西藏药业二级市场的不断炒作提供了题材,公司也给投资者描画 了一幅漂亮的前景图。
西藏药业2002年高价收购重组人脑利钠肽技术时就表示:重组人脑利钠肽是一项高新生物技术产品,技术含量和药效在国内外均处于领先地位,也是当时西藏自治区第一个正在申报的基因工程重组药物。
西藏药业认为收购此项技术,有着庞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可极大地提高公司产品的技术含量,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从2002年至今的披露信息来看,新活素均被西藏药业治理 层给予了良好的预期,广受市场期盼。从临床试验来 基地建设,来 后来的经营推广,上市公司不断连续地增加 对新活素产品的投入。
申银万国2006年5月的一份深度研究报告则预期,重组人脑利钠肽有望在5年内突破5亿元销售额,成为心血管急救药的重磅炸弹。业内也把重组人脑利钠肽看成是急性心衰治疗药物的重大突破。
对我国市场来说,老龄化加剧无疑会刺激投资者的市场预期。新活素为急性心衰的夺 救用药,其中90%以上的患者可以使用此药。10年前的市场保守估量 ,这一市场规模至少在22亿元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