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贷收紧 大豆融资难度加大估量 近期进口大豆违约事件的因素,主要在于近期国内信贷紧缩,由此引发此前以融资为目的大豆贸易商遭遇了信用证开立困难的难题。市场调查显示,近几年大豆跟铜一样,已成为融资的载体。目前国内主要港口进口大豆库存中有超过一半的数量属于融资性进口。因此汇率震荡、银根收紧、监管部门调控产能过剩行业融资规模,这些都会成为违约的促发原因。 去年以来受压榨利润改善及融资需求增加 影响,国内进口大豆数量大幅增加 。从山东来看,前几个月山东港口大豆库存增加 显然。而据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港口大豆库存高达 650 万吨左右,创下 2012 年 7 月以来最高水平。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进口了 1535 万吨大豆,同比增长 33.5% ,创下历史同期最高水平。行业人士分析二季度的大豆进口也将大幅提高。部分因素在于一些企业利用大豆进口来获得成本低廉的融资。 据贸易商称,现在很多企业是利用大豆进口来获得成本低廉的融资,因为信用证的利率只有2% ,而且付款的时间得以推迟几个月。
现在国内很多企业已经不在乎大豆了,过去几年大部分企业都是靠人民币升值带来的预期利润在国际贸易市场赚取差价,大豆企业已经成为融资载体。由于人民币连续升值,使得很多企业发觉了进口大豆的利润所在。这其中赚钱的逻辑是:由于大豆贸易利用美元结算,而进口大豆长达一个月的船期,如此以来,一个月之后已经升值的人民币就可为进口商带来平稳的收益。贸易商估量 去年 6340 万吨的大豆进口量中有超过 1000 万吨是出于融资目的。
通常情景下,大豆进口企业在签订进口合同后,向银行申请信用证,缴纳 20% 来 30% 的保证金,这样企业就可以获得 90 天至 180 天不等的延期支付货款的远期信用证。由于融来的钱可以用三至五个月,可以放来 小额贷款等更有利可图的地方。相比之下,农产品常态贸易的利润非常薄弱。但今年情景涌现了逆转。春节过后人民币兑美元不断走弱,仅第一季度人民币兑美元贬值约 2.6% ,几乎归吐了 2013 年全年涨幅。此外,银行间短期拆借利率也还不来 3% ,这些都大大压缩了融资贸易的获利空间。 而近期国内加强信贷治理 令融资难度加大。但据相关媒体向山东几家商业银行求证,农行日照分行客户经理表示,监管部门没有下发政策限制为大豆进口企业开立信用证,但有可能一些企业授信额度不够,或者以前开立的信用证太多了,因此银行对其停证。
2、进口豆成本高企而粕油价格低迷
油厂亏损严重自今年年初以来,国际市场投机资金将连续演绎大豆近月逼仓行情。据称国内油厂截止目前仍有 400-500 万吨大豆未点价,加之此前签约时确定的升贴水价格较高,因此这部分大豆面临成本高企风险。而与此同时,国内受禽流感疫情、生猪价格持续下挫、油脂消费低迷等影响豆粕豆油终端销售需求并导致价格弱势运行,油厂压榨亏损日益严重,国内贸易商库存亦高企无法快速套现。因此,在这种情景下,国内油厂和贸易商均不乐意按照当前的价格接受进口大豆。油厂方面表示,如果按此前合同约定价格进口大豆,则一些油厂可能面临破产,所以这也造成国内油厂宁可筛选违约而不接货。
违约风波影响简析
针对此次大豆违约事件,我们对山东部分油厂进行了调查。和媒体报道的违约恐慌不同,大家对于违约风波和影响显得相对平静,对违约大豆的数量和市场影响表现相对理性。我们调查的企业称,现在已确认违约的大豆有山东昌华一船,据说已退归美国。另外,晨曦集团有 120 万吨(20 船)违约,因素是开不出信用证。这和之前媒体报道一致。但据费解,这些大豆货船已装运离港,目前漂在公海上,而晨曦集团方面正在和丸红谈判以觅 求解决办法(估量 可能是让卖方压低价格) 。另外,据说丸红也正在主动觅 求下家,现在和邦基贸易公司商谈。但邦基公司出价太低,生猪行情,报价 3800 元/ 吨,丸红方面不同意。丸红和晨曦及其它需求方的谈判仍在僵持中。整体上看,此次山东油厂大豆违约事件显现出国内进口大豆贸易中的一些信用风险,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国内油厂严重亏损情景下的一种自救行为。
经历此次事件后,国内压榨行业会再次进行洗牌,一些无风险承担能力的中小油厂将面临倒闭风险。从后期供应来看,由于这批违约大豆已装运在途,因此最终要么压价进入国内要么转售其它国家,关键在于价格。如果压价后仍进入中国,则不会影响未来市场大豆供应量。另外,目前看违约的数量不是很大,100 多万吨的数量相比年度进口量高达 6000 万吨以上来解释显比例偏小,因此短期对市场不会形成太大的冲击。未来市场的关键在于后期是否还会有其它油厂因为融资和压榨严重亏损而连续 筛选违约,因此 5 月份后中国摘 购南美新豆的数量将是关注焦点。如果未来摘 购量连续 呈下行方向,则会对国际大豆市场价格连续 形成利空打压。而相反,如进口摘 购量下行,则二季度末至三季度国内市场大豆供应压力将缓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