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城县农机局安排农机技术人员,深入群众,走访有机户、种粮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对玉米机械化收成 制约原因开展了专题调研,查找问题所在,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存在的问题
1、土地分散经营,地块小,是最大的制约原因。目前,宁城县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主要是一家一户几条垄的土地经营,分割过于细碎,种植品种不同,有的还不连片,导致玉米机收作业时多次转移地块,不便于规模化作业,不能充分发挥机具效能,造成机械空转运转时间长,农机作业效率低,作业成本偏高,机手收入降低,无形中制约了大型玉米收成 机械作用的发挥。玉米品种不同、收割期也不同,不便于成片规模化作业。玉米机收费用相对偏高,农民难以接受,导致先进的农机新技术难以推广应用,阻碍了玉米机械化收成 的快速发展。
2、玉米机械化收成 改变了传统的人工收成 方式,是新生事物,需要一个认识,费解的过程。大部分农民长期养成了人工收成 玉米的习惯,他们认为用玉米收成 机收成 玉米,缺失 率大,破碎率高。看来 地上的粒子,有的群众心疼,不乐意使用收割机。其实玉米机械化收割时,有掉玉米粒子现象,因素之一是玉米秸秆倒伏,一个玉米棒被碾碎,就撒一片。二是收成 时玉米穗下垂又太干燥,被收割机摘穗辊和扒皮辊挤碎而掉粒。
3、玉米机收后秸秆利用率低,影响农民购机主动性及机收作业面积。玉米秸秆是良好的饲料,反常 是牛的高能饲料,可以代替部分玉米籽粒;有养牛养羊的农户,需要用玉米秸秆作饲料。另外每来 秋冬季,农村需要大量玉米秸秆用来取暖过冬、烧柴做饭,影响农民购机主动性及机收作业面积。
4、玉米收成 机的质量及技术设计的问题。一些厂家的玉米收成 机存在故障率多次这一现象,且有些还存在玉米穗遗漏、籽粒破碎、玉米根茬不能粉碎这一现象,影响了农民经营和使用玉米收成 机的主动性。再加上收成 机械和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弊端,收成 常涌现缺失 过大、故障较多等现象,中国养猪网,一些农民看后不太骄傲 ,使得一部分群众不乐意用机械收成 ,从而限制了玉米收成 机的广泛应用,影响了玉米收成 机械化的发展。
5、玉米收成 期短,收成 机一年中只有十几天的工作时间,1台大型自走式联合收割机,有大片连片的、有持续作业条件的,一秋天也就作业1000多亩。其它条件的,只能完成几百亩。机具价格偏高,投资归收期长。
6、企业售后服务不完善。通过调查,各厂家的售后服务基本跟得上,但是个别厂家和经销商在机子涌现问题后没能及时修理、更改配件,耽误机手收成 ,机手对此表示不满。
二、几点建议
1、调整土地承包政策,引导土地向规模化流转。在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前提下,政府出台灵活政策,加大土地流转,引导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或者以入股分红的形式组成农业合作社,实行集中规模化经营、统一耕作。主动鼓励 农机合作社推进土地流转,让零散的土地集中利用起来,做来 规模化经营,为机械化收成 创造便利条件。土地流转可以改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不但进一步激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量劳动力可以从事第二、三产业,为农民增收、创收多了一条渠道。同时,也为农机大规模玉米机收创造了可能。
2、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玉米机收重要性的认识。通过赶科技大集、送技术下乡、搞好新技术宣传工作,利用广播、电视、横幅、印发宣传资料、出动宣传车、召开机收现场演示会、组织机手集中培训等宣传方式,全方位、立体式的向群众宣传玉米机械化收成 的技术及优越性。带着农民干,干给农民看,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使玉米机收在农民中产生更大的影响和更好的成效。
3、进一步加大玉米收成 机的补贴力度。在购机补贴过程中,要加大收成 机械的补贴力度。扶持农民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和玉米收成 机械化。建议除中央和自治区财政补贴外,县财政部门应该给予政策倾斜,拿出适当资金进行地方配套补贴,要借助最近几年国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这一惠农政策,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玉米收成 机,快速提高当地玉米收成 机的拥有量,以机具保面积,适当减免治理 费用等措施,提高农民购机主动性。
4、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主动扶持、大力推进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通过示范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全县玉米生产整地、播种、中耕、收成 、脱粒全程机械化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