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农业部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及生猪生产的有关情景——

山东省冠县养猪户曹志刚在为仔猪注射猪蓝耳病疫苗。张振祥 赵鹏摄影
随着猪肉价格的起伏,一种生猪疫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逐步 引起公众的关注。经过一段时间的主动应付,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是否得来 有效控制?生猪生产情景如何?
26个省份发生猪蓝耳病疫情;所有疫情均被控制在疫点上
农业部日前公开,在全国26个省份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有人忧患,猪蓝耳病是不是已呈蔓延的方向?
农业部兽医局巡视员李金祥介绍说:目前,发生的所有疫情均被有效控制在疫点上,并没有扩散蔓延。
据介绍,今年以来,截至8月22日,全国共有发病省份26个,共有病猪25.7万头,病死6.8万头,扑杀17.5万头。
7月份,全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发病4.7万头,死亡1.3万头,发病和死亡数分别比6月份下行51.5%和35.9%,与去年同期相比,疫情大幅下行。
据费解,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有关单位就研制和生产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今年5月10日,疫苗及时投入使用,疫情扩散蔓延方向得来 有效缓解。
据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所长于康震介绍,截至8月22日,农业部共调拨猪蓝耳病疫苗3.14亿毫升,中国养猪网,免疫生猪1亿多头。目前,疫苗每天的生产量是700万来 1000万毫升,但还不能完全满足全面免疫的需要。对此,相关疫苗生产企业近期将逐步增加 疫苗产量。
根据对17个省份69个市的疫苗使用成效跟踪调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对仔猪和空怀母猪是安全的,不会造成较大的不良反应。
“在已经进行免疫的重点地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已得来 有效控制。”于康震说。
据农业部新闻发言人薛亮介绍,中国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进行免费强制免疫,所需疫苗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对注射疫苗等其他防疫费用,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证;对因防疫需要组织扑杀的生猪,按照一定标准给养殖场户补助。
疫情公布晶莹 ,中国政府主动参与动物疫病防控国际合作
李金祥在发布会上强调了两个事实:一是中国的动物疫情从来是公布晶莹 的,二是中国政府主动参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国际合作。
他说,去年以来,中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以高热等为主要症状的猪病,今年初确诊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中国农业部及时向社会各界和国际组织通报了有关情景。关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研究成果,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田克恭博士等专家已经在今年6月《PLOSONE》上发表。
同时,中国农业部连续完善与有关国际组织的合作机制,建立了与卫生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四方联席会议制度,并邀请国际组织专家来华考察,派员参加有关国际会议,参与估量 、研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防控政策、防控技术。
据费解,中国农业部已邀请FAO动物卫生专家赴四川、重庆考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情景。
FAO驻华代表赛奇托莱克女士表示,FAO和中国一直保持 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国及时向FAO等国际组织通报了疫情和防控情景,并主动分享科研成果。
中国政府还向越南、蒙古、朝鲜、印尼、埃及、巴基斯坦等国家援助或出口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疫苗,向亚洲、非洲部分国家提供700多万元防控物资援助。7月,应越南要求,农业部向越方提供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供其试用,并将派专家赴越帮助确诊蓝耳病疫情。
生猪生产处于恢复起步阶段,但短期内供给依旧偏紧
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王智才说,随着市场价格拉动和扶持政策的落实,生猪生产正处于恢复起步阶段,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生猪出栏量占全国出栏总量的比重由去年的43%增加 至现在的50%。
据农业部调查数据显示,一是能繁母猪存栏开始归升。7月份,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增长2.1%在存栏结构中的比例占9.6%,这掩饰生猪后续生产能力有所增强。二是规模饲养发展加快。7月份规模饲养存栏同比增加 7.3%。三是工业饲料销量上升。6月份猪工业饲料销售量同比增长6%,其中母猪饲料增长5.6%,仔猪料同比增长了13.5%。四是生猪疫病防控力度加大,当前生猪疫情总体稳固 。
这是否意味着长期以来生猪供应紧张局面得来 了有效缓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