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考察第三天。考察路线是富锦、建三江、佳木斯。
一、富锦地区油厂概况
上午东线考察队伍参观调研富锦市内的金正油脂有限公司,此公司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金1亿元,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年加工大豆约20万吨,是富锦周边生产规模较大的油厂,其运营情景侧面可以反映出东北大豆油厂的产业现状。
目前东北油脂从金正油厂并未摘 购2013年新季大豆,新季大豆难以收购的因素是市场价格过高,企业负责人运算 过若大豆价格超过2.05元/斤,则压榨将处于收支平稳 点,毫无利润可言。而现阶段油厂开机所用生产原料均来自于国储拍卖的2010年大豆,该厂自8月8日陆续购买国储大豆5万吨,其来 厂成本大致为4300元/吨,比去年收储价格低300元/吨。加之,2010年大豆蛋白高,而豆粕价格因养殖业需求强劲而十分坚挺,用国储大豆压榨收益显然较高。我们费解来 ,金正油厂的豆粕基本发往哈尔滨以及沈阳地区,摘 用随产随销的形式,不做现货储备,出场价格为3900-4100元/吨,而豆油则是大量销售来 益海粮油有限公司,仅有少量豆油是通过小包装销往周边。
经金正油厂金壮总经理介绍,金正油厂全年开工期为7个左右,最好的油厂也只能来 达8-9个月左右。随着大豆种植面积的萎缩,东北油脂企业运营越来越困难,国家收储价格每年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因此原料价格水涨船高,而国外进口豆价格低廉,豆油价格显然受来 抑制。因此在终端产品价格下行而原料价格上涨的双重打击之下,利润空间显然遭受挤压,东北油脂企业苟延残喘,油厂数量一降再降。金总提来 ,渴望 国家能通过政策消减中间贸易环节,使农民可以直接交粮给油厂,一方面保证农户直接收益,另一方面能够促进油厂休养生息,脱离目前难以为继的逆境。
二、富锦周边玉米收购情景
富锦市大榆树县福来村农户正利用机械紧锣密鼓挠 紧收割。据当地农户介绍,福来村有10000小亩耕地(合667垧),大量种植绿单2号玉米,而且摘 取农村合作社的形式,比自留地种植效率更高。农民介绍说,今年玉米收成好于去年,玉米平均单产来 达8-9吨/垧,而去年同期仅有7-8吨/垧。虽然单产情景好于去年,但今年玉米耕地部分遭遇水淹,近40-50垧玉米绝收,受灾面积高达7%,而新季玉米水分也偏高,来 达34-35个百分点。农户称,当地去年开秤价是0.75元/斤,但由于去年粮质不高,收购价格一路下滑至0.6元/斤。因此,农户对今年后市玉米行情慎重对待,惜售情绪不高,普遍集中出货意愿较强。往年福来村玉米种植效益在4000-5000元/垧,而今年因还未有人开价收购,情势不甚明朗。今年玉米种植成本(包地6000+化肥种子3000+收割机器租用800)约为9000-10000元/垧,倘若后期玉米售价为0.7元/斤(35个水),那么收益仅为2500-3500元/垧。
三、受灾的大豆耕地
中午,从富锦北上去建三江的途中,在同江地区意外发觉一片受涝严重的大豆耕地。从外观来看,此片地块大豆结荚数量稀少,大都在7-9个左右,显然低于我们昨日在绥滨勘察数据35-40左右。据不完全据统计的单个样本观测,或许是受灾害影响,大豆结荚数少以致养分集中,受灾黄豆颗粒偏大,且瘪粒较少。
四、建三江二龙山玉米情景
下午来来 建三江二龙山地区。当地农户介绍今年大量种植复单2号玉米(中熟品种),其包地租金在5000-5500元/垧,化肥支出约为1300-1400元/垧,旋地费用为300元/垧。与去年不同的是,收割费用同比有所下行。主要是因为去年台风过境导致大量玉米倒伏,收割困难度增加 ,去年同期玉米收割费用为900-1000元/垧,今年收割费用仅为800元/垧。如此算来,今年此地区玉米种植总成本在9000元/垧左右。当地农户表示,今年种植情景不如去年,对后世悲观情绪较重。
随着考察队伍的北移,玉米受涝灾影响越来越严重,农户售粮主动性也呈地域性差异,越偏北的地区农户售粮主动性越高。一方面玉米局部受灾严重,但另一方面,未遭受涝害玉米长势好于往年,玉米单产普遍有一定提升,但收割面积亦减少,因此目前难以对产量做出含糊判定 。黑龙江东北地区大豆种植面积较南部显然增加 ,但目前收割已经基本完成,尚未收割的地区基本上是受涝较为严重的地块。
东线考察报告之四:玉米丰产现象普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