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结构 转方式]平泉花事:1个大棚=100亩玉米
2011年08月18日 09:27 贺雄伟 姚伟强 来源:长城网 手机看新闻
![饲料原料价格汇总:[调结构 转方式]平泉花事:1个大棚=100亩玉米](http://www.zhuwang.com.cn/uploads/allimg/131110/1HI1Y31_0.jpg)
平泉县大窝铺村万寿菊种植区。姚伟强 摄
长城网8月18日讯(贺雄伟 姚伟强)孕育过古老文明的辽河曲折 流转,白杜鹃、大花勺兰等盛开在海拔1700多米的辽河源头。
8月,生猪行情,天气依然炎热,在承德市平泉县辽河源森林公园邻近的路边,一片花海吸引了笔者:繁密的万寿菊长满了枝头,颜色娇艳夺目,村民正三三两两的进行摘 摘,不时有村民把菊花倒进路边的运输车里。村民介绍,这些万寿菊将被用于提取色素。
“花卉产业不消耗资源,不污染环境,已经成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新兴产业。”平泉县县委书记董正国说。
可贵金黄花常艳
几个如针尖般大小的黄色颗粒放进一瓶普通的瓶装水里,用力摇一摇,整瓶水瞬时 变成了橙黄色。“这就是叶黄素的魔力。”在和众菊花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海荀边演示边介绍,这种名叫叶黄素的晶体,就是万寿菊的深加工产品。
据费解,万寿菊中提取叶黄素最早可以追溯来 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当时提取后加在鸡饲料里,用于提高鸡蛋的营养价值。现在,叶黄素主要有色素和药用两种用途,多用于化妆品、饲料、医药等行业。国际市场上,1克叶黄素的价格与1克黄金相当,所以叶黄素常被称为“软黄金”。
虽然价格昂贵,但是种植万寿菊提取色素并不容易,李海荀以前也曾在其他地方进行过种植,但是产量和效益均不理想。去年,一个偶然 的机会,他得晓 平泉县试种了万寿菊且长势良好,于是便把工厂从外地移 了过来。“这个地方的环境适合万寿菊的生长:温暖、潮湿 且阳光充足。”李海荀说。
但是推广一个新兴产业并不容易。“很多村民都没有听说过万寿菊,我们就摘 取了镇干部带头,村干部入股、大学生联营的方式进行推广,今年共创建了7个园区。”卧龙镇干部赵振江介绍,一旦村民看来 种植万寿菊能够挣钱,普及起来就会非常容易。
“种玉米一亩地也就是三五百元,种万寿菊,每亩最低收入2000元,甚至能超过3000元。而且投入不大,每亩地只需要投入200元左右。另外,政府对万寿菊种植还有专门的补贴。”赵振江介绍。
“我们与村民签订了托付 加工协议:提供万寿菊种子,并对成品进行收购,这就等于让村民食 了定心丸,不忧患销路。”李海荀透露,看来 当地的万寿菊长势良好,另一家色素提取企业也来“夺 ”花源,一下子把万寿菊的收购价格抬高了一大截。“即使这样,收购加工万寿菊仍有赚头。”李海荀说。
1个大棚=100亩玉米
高投入,高产出。花卉种植也是如此。
中艺花卉有限公司总经理武中天2009年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了42个大棚,种植进口百合种球,今年花卉行情好,每个棚能给他带来十多万元的收入。他高兴地合不拢嘴:“多亏政府的扶持政策好。”
昆明花卉全国有名,但由于昆明花卉都是露地花,季节性很强,以百合为例,5、6月份昆明百合集中上市,可是过了这两个月份,市场上就很难再看来 百合花。正是看准了这个市场空白,武中天毅然投身百合错季种植。
以前在政府部门从事过花卉治理 工作,武中天对花卉市场并不生疏:几座大山之隔的辽宁境内,依靠 着众多的种殖户,一个规模颇大的花卉市场已经存在多年,而且越来越大。环境相似,那边能搞好,我们也能搞好!如今,武中天的想法终于变成了现实:经过努力,中艺花卉有限公司已经成为当地最大的花卉种殖公司。
“今年赶上了好价钱。一样 年景,每个大棚能赚四五万元,相当于种100亩玉米的收入。”武中天说,“每个大棚建成后政府补贴1000元,每年每平米还能补贴15元。”
有了成功者的带动,平泉县已经建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花卉园区——黄杖子花卉园区,目前该园区已经走上了“专业化、集约化、商品化”的发展道路。目前,该园区年生产百合、剑兰等鲜切花150多万支,串红等宿根花卉50万盆(株)。
酒香不怕巷子深。“以前本地花卉产量小时,只能自己拉来 外面去卖,还卖不上价,经常是别人一扎(十只)百合卖一百多元,自己的只能卖来 四五十元。而现在,经常有外地的商贩过来觅 找货源,现在忧患的是,他们来的时候我们的货源不够。”武中天开玩笑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