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民表示,近几年以来,孙吴大豆协会一直在摘 取一些措施来加强行业的竞争力,从治理 层面把关全局。刘明介绍:“现在当地的很多农民用肥的旧习惯不改,爱用二胺尿素,但是现在我们建议用有机肥、复合肥、生物肥等等,这有利于大豆品质的提高和土壤的恢复,用有机肥产出的大豆味道和口感更好,这样一来,我们可以为这些高品质的大豆开拓更大的市场,像北京、深圳、广州等大城市,为了避免经销商掺假等情景发生,我们力争做来 一条龙的服务,通过我们协会的平台来实现。去年黄豆卖的价格还是很可观的。”
王小语则认为:“大豆这个问题,不只是黑龙江的问题,也受很多原因的影响。黑龙江可以说是中国的北大仓,发展黑龙江大豆产业,就是发展国家的大豆产业。产业的发展也跟国家政策息息相关,我们从国外进口水稻和玉米,是有配额的限制,同时还有关税的限制,从国外进口大米,普通关税税率是180%,那我们大豆进口关税税率是多少呢?答案是1%,这么看来国内的大米、玉米产业其实是被保护的,但大豆产业没有这个待遇。那么,既然我们把关税调降下来,取消了配额,那是否也能给这个产业一定的保护呢?第一 ,是否能让消费者自主筛选;其次就是能否给加工企业一些补贴;再次,是否能给农户的种植效益方面给予一定的补偿。”
“就算我们现在都鼓励 农民去种转基因大豆,鼓励 生产企业用转基因大豆,我们的大豆产业就能发展起来了吗?这是根本就不可能的!”王小语表示,我们在大豆蛋白这个领域拥有全球近50%的市场份额,一旦我们种植转基因大豆,反而会使我们丢掉在食品蛋白这个领域的市场。并且,如果我们种植、加工、生产这个转基因大豆,那么它的不安定原因,一旦在未来揭示出来的话,那可能会对这个产业产生越发剧烈的影响。所以说转基因大豆根本不会是中国大豆产业的救星。
理性看待转基因大豆的风险
应该如何看待转基因大豆与天然大豆的营养差异问题呢?本报记者特意请教了中国营养协会会长赵章栓。赵章栓介绍,豆制品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发酵性豆制品和非发酵性豆制品。豆类包括大豆和其他豆类,是人类重要的食物之一,等量大豆所提供的能量虽然与粮谷相近似,但其提供的蛋白质和脂肪量要比粮谷高出数倍。豆腐、豆浆、豆芽菜等豆制品营养价值很高,大豆的碳水化合物相对较少,含有较多的矿物质,维生素B族等含量也高于谷类。
同时,赵章栓会长还向我们介绍了转基因大豆从营养角度看可能存在的一些风险:营养方面,外来基因可能会以一种方式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份。毒性方面,对于一些食物的转基因添加,虽然能来 达预期的成效,但也可能增加 了某些微量毒素。过敏方面,例如将玉米的某种基因加入来 核桃、小麦中,可能会造成一些食用者的过敏现象。对抗生素的抗击方面,如果将一个外来基因加入来 植物或食品中,这个基因将很有可能与别的基因连在一起,有些人在服用了这种改良的食物后,可能会使人体产生抗药性。对环境影响方面,有些基因改良品种中包含有从杆菌中提取出来的细菌基因,这种基因会产生一种对昆虫和害虫有毒的蛋白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