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价格上涨有没有造成客户的流失,影响销量呢?销售部副总经理赵宗斌说,近期豆粕的大幅度涨价的确造成了养殖户的庞大压力,但是饲料买卖具有“买涨不买跌”的特点。“我们的销量一直还算平稳,因为对于经销商会不定期有活动,来适当化解一下上涨的压力。最重要的一点是,客户在成本可承担 的范畴内不会轻易更改饲料品种,以免造成畜禽营养的不平稳,不利于产蛋率或者是猪的出栏率。”arV中国养猪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arV中国养猪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
记者摘 访中费解来 ,当前为了降低成本,有不少饲料生产企业会摘 用便宜的原料,如杂粕(即菜籽粕、玉米粕或酒糟粕)等非常规原料来替代豆粕。“替代品会造成饲料营养成分的降低、料肉比下行等问题。”徐国斌说,一样 大型的饲料公司,即便是定价稍高些,能保证质量、留住客户才是硬道理。
豆粕暴跌,养殖户笑了
徐国斌说:“18日我们摘 购的价格已经在4600元/吨左右了,而上周价格还在4800元/吨左右,这一周降了将近200元!对于豆粕期货来说,涨跌是很常态的事儿。但是现货能跌成这样的幅度,算是比较罕见的。”
那养殖户的饲料成本价能降多少呢?徐国斌归答说:“如果笼统地算一下,一吨豆粕降了200元,如果是豆粕占比20%的饲料,那么一吨饲料价格就会下行40元。不过效应不会立马显现,这要有一个时间差,因为现在仓库的饲料价格已经订好了,是之前的预定价格。降价后的这个价格,显示在消费终端上,还得很久。而且前提是其他成分的价格很平稳,没有大的震荡。”
对于近期豆粕价格的下跌,养殖户李海边 也喜于言表。“听说最近豆粕便宜了不少,我们肯定 高兴啊,过阵子饲料价格降下来,渴望 两节的销量能上去。今年就看这最后三个月的走势了。”记者摘 访费解来 ,尽管降价效应体现在养殖户的成本上还要一段时间,但是闻听豆粕价格暴跌,养殖户都非常高兴。但是就目前来说,豆粕还远远没有归来来 理性价格区间,养殖户和饲料厂的压力仍旧 很大。
后市
恐难维系高价位
一个原本不被关注的大宗商品,豆粕,今年却成为了投资市场的明星品种累计涨幅超过32%,不久前刚刚创下历史新高。“美国大旱”被视为这个品种大涨的理由,但是从“国储”大豆拍卖升温以及历年国家对大豆的调控成果来看,豆粕价格存在一定归落空间。
今年美国作物生长季涌现的罕见旱情令本已供应偏紧的大豆市场雪上加霜。来自美国农业部8月中旬公开的数据,全球大豆市场由上年的供应过剩转变为涌现1781万吨的供应缺口。减产的叠加效应终于催生了时隔四年的大豆市场牛市行情,美国以及国内的豆粕期货均在9月初创下历史新高,大连商品交易所豆粕期货最高涨至4212元/吨,9月20日报收3874元/吨,截至当日的全年涨幅已超过32%。
美豆大幅上涨直接导致国内大豆进口成本增加 ,加上市场看涨预期增强,国内豆类市场整体跟随美豆大幅走高。在创出历史新高后豆粕走势逐步 疲软,估量 人士认为两点原因将导致该品种坚持弱势。
恒泰期货认为,由于进口大豆成本连续攀升,向来冷清的国储拍卖市场“量价齐升”,目前国家储备仍有约830万吨大豆,若后期进口大豆成本高居不下,分析国储拍卖市场火热场面有望连续 保持 。另据报道,8月30日下午,国家发改委产业和谐 司和价格司约谈中粮集团、益海嘉里、中储粮油脂等6家在行业领域具有相当分量的大企业,警示不要再热炒豆粕价格。中投期货认为,从历次调控大豆和植物油价格的市场反应看,豆类价格过快涨跌的势头都得来 了有效遏制。
除上述宏观原因外,在微观层面也有抑制原因。卓创咨询农产品估量 师孙光梅认为,一是养殖户利润没有提高,高的成本依然难以被接受;二是双节即将来 来,生猪的大量出栏而养殖户补栏意愿较弱,限制了豆粕需求。“目前在没有显然利好支撑的背景下,这种疲软的走势还将不断,但归落空间有限。”
欢迎发表评论
分享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