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大米等主粮价格,高时来 达了4800元/吨,而山东小麦最低收购保护价2040元/吨,江苏普通粳稻收购价仅2860元/吨。这让不少养殖企业和农户直感叹“猪食 的比人食 的还贵”。像“蒜你狠”、“姜你军”一样,养殖户们给价格疯涨的豆粕起了一个新名字“豆粕疯”。
“这市场真让人看不懂。按理,猪价跌,饲料价也该跌才对,但最近每进一次货,饲料价格就涨一次。”高密市柴沟镇的个体养鸡户李育明不解地说。而这一切都是豆粕近期疯狂涨价造成的。
豆粕价格疯狂
一年狂涨近一倍
“我养猪20多年来,从未见过豆粕如此疯狂。”青岛市养猪大户赵新忠无奈地说,“按现在批发价,平均每斤豆粕价格接近2.5元,比人食 的大米都贵。而且现在三四天就要涨一次。”
据费解,作为牲畜与家禽饲料蛋白质来源的重要原料,豆粕去年价格才2800元/吨,随后一路疯涨,在今年6月份来 达3300元/吨,但依旧一路上冲,9月初豆粕价格是4800元/吨。截至记者发稿,“豆粕疯”依然没有停歇的势头,每隔几天就涨一次。
豆粕价格的疯涨给我省饲料生产企业及广大养殖户带来了庞大压力。张军是我省一家中型饲料企业的总经理,一路狂飙的豆粕价格,让他所在的企业“日子很不好过”。“从事饲料行业近20年,我印象里还从没有来 过这个价格。估量 不少企业很难渡过这个难关。”张军对饲养业发展前景忧心忡忡。
豆粕的涨价还直接导致棉粕、花生粕、玉米蛋白粉等原料价格的上涨。“棉粕两个月以前的价格是每吨2100元,现在每吨涨了800元左右。”赵新忠说。
大豆减产和游资炒作
造就“豆粕疯”
张军介绍说,这轮豆粕价格高涨,除了受美洲大豆减产影响以外,一些企业囤积居奇,顺势炒作,也造成豆粕的“疯狂”。部分养殖企业也认为,是油脂压榨企业炒高所致。
美国大豆协会的一项数据显示,美国大豆生产在全球所占的份额为27.4%,而中国需要进口的大豆,有40%来源于美国的大豆农场。“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是,美国农民每种植四行大豆,其中就有一行大豆是为中国种植的。”张军说。
美洲大豆减产,对于80%的大豆都依托 进口的中国来说,所受影响表现得更为直接。豆价飙升,豆粕价格上涨在所难免。
一饲料企业
每月亏损20万
豆粕价格说涨就涨,而饲料企业却不敢如此多次提高价格,因为饲料企业的客户,大多还是从事养殖的散户,“稍微提高一点价格,养殖户就受不了,怎么可能像豆粕那样疯狂地提价?豆粕这么贵,我们企业最近每月要亏损将近20万元。”面对一路上涨的原料价格,张军很无奈地表示。
张军说,当前生猪养殖饲料中的豆粕占比已经降至了最低限度,原本豆粕占比达30%左右,现在很多饲料厂将豆粕配比降来 20%或更低,小麦麦麸上升至15%。据费解,为了降低成本,当前有不少饲料生产企业也会摘 用便宜的原料,如杂粕(即菜籽粕、玉米粕或酒糟粕)等非常规原料来替代豆粕。
“替代品会造成饲料营养成分的降低、料肉比下行等问题。”张军认为,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少饲料生产企业的负责人都看得很长远。他们认为,当前养殖户效益普遍不好,存栏较少,如果大幅涨价,势必打击养殖户的主动性。如果存栏量连续 减少,养猪论坛 ,最终会影响饲料生产企业以及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饲料不能像‘豆粕疯’那样猛涨,这会毁了整个饲养产业。但硬扛住不涨不可能,我们要想挺过去,只能分期分批将价格缓缓涨上去,控制在养殖户能接受的范畴之内。但提价幅度肯定 赶不上豆粕涨价幅度,饲料企业依然面临较大的亏损。”张军说。
成本上涨
养猪已不赚钱
“豆粕疯”突袭之下,虽然饲料生产企业表示不会大幅上调饲料价格,但下游的养殖企业依然感受来 成本的压力。
“一袋50斤的饲料相比半年前还是涨了10元。”高密养鸡大户李育明算了一笔账,他养的1500只鸡每天要食 4袋饲料,每天就要比以前多花40元钱,一个月就是1000多元,对于像他这样的散养户来说,成本压力显然加大。“虽然现在鸡蛋价格已经来 了5块多,但还是赚不了多少钱。”
“豆粕疯”让养鸡户的利润空间缩小,而对于一些养猪散户来说,则很难做来 不赔钱。对于养殖户来说,最痛楚的或许不是成本上涨,而是成本上涨的压力无法通过产品传导。“现在肉价一直上不去。饲料再涨价,已没有任何利润空间,不赔钱就是赚了,能挺过去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