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08网北京12月19日电(记者李连敏 王晓玲)今年1—9月份,国内生猪价格呈不断上涨态势。由于养殖利润较高,3月份以来生猪、能繁母猪存栏量呈不断增长态势,特别是7月份国家出台扶持政策后增幅越发显然。但新华社经济估量 师调研发觉,经过近年“猪周期”震荡后,国内养殖户特别是散户在补栏、扩大养殖规模等方面越发理性。国内生猪价格在经过10、11月份的下行后,近期涌现全面反弹,生猪行情,分析明年春节过后将涌现下跌,但仍坚持相对高位的水平,二季度开始涌现不断下跌。
——今年前三季度生猪价格不断上涨,经过10、11月份的下行后近期国内生猪价格全面反弹
“猪周期”是一种“价高伤民生,价贱伤养殖”的规律性震荡,其循环轨迹一样 是: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 —肉价归落—大量剔除 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由此可见,“猪周期”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养殖户在肉价暴涨时一哄而上,在肉价暴跌时大量剔除 母猪,从而引起市场价格剧烈震荡。
近年来,我国生猪价格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受2006年生猪价格过低以及较为严重的蓝耳病疫情影响,2007年全国生猪价格一路高涨,并在2008年初来 达历史高点。生猪价格的高涨刺激养殖规模快速扩大,2008年生猪市场供大于求,春节后价格不断下跌至2009年上半年。2009年6月份生猪价格跌至低谷,养殖户涌现大规模亏损,开始大量剔除 能繁母猪,生猪存栏量显然下行,下半年价格触底归升。2010年春节期间,生猪价格再次来 达一个小高峰,但此后价格再次快速下跌,并于2010年6月再次跌至谷底。受疫病频发、散户大量退出等原因影响,2010年6月至2011年9月上旬,全国猪价一路高涨,连创历史新高。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观测,截至2011年9月11日一周,全国生猪收购周均价来 达每斤10.18元的历史最高点,比2008年初的价格高点还高出18.6%。中秋节后,生猪价格开始下跌,截至来 12月初价格降来 今年6月中旬水平,随后涌现全面反弹。
在价格行情的大起大落下,养猪户纯利状况震荡也较大。从这几年农业部公开的猪粮比数据来看,2007年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猪粮比在6:1的盈亏平稳 点之上,仅在2009年年中和2010年4—7月份处于盈亏平稳 点以下。目前猪粮比价在7:1以上,仍处于较高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从猪粮比来看,养殖户纯利周期远长于亏损周期,但实际上,受近年来疫病多发影响,仔猪存活率低、母猪产能下行,加之2010年下半年以来,玉米(2262,-3.00,-0.13%)价格一路高涨,养殖户纯利空间受来 挤压,实际纯利期可能并没有猪粮比显示的那么长。纵观近年来国内生猪价格,从2007年底2008年初的价格高点,来 2011年第二季度的价格高点,差不多经历了一轮“猪周期”。但我们在2011年的频繁调研后发觉,生猪价格在经过近年震荡后,国内养猪户特别是散户在补栏、扩大规模等方面越发理性。我们认为,“猪周期”还将长期存在,但将来这一周期的时间跨度将会越来越长。
——猪价高涨、国家扶持政策促进国内生猪存栏量稳步归升,但散户退出方向未变
在今年生猪价格大幅上涨期间,国家先后摘 取了多项调控及扶持政策,如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投放储备肉等。7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促进生猪生产不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了生猪产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了生猪生产。不过,生猪价格在经过近年规律性震荡后,国内养猪户特别是散户在补栏主动性、扩大规模等方面越发理性。农业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生猪价格不断上涨,养殖户、养殖场的补栏主动性也逐步 提高,生猪存栏量自3月份以来呈不断平稳增长态势,但并没有涌现暴增的情景。10月份生猪存栏量达47516万头,与1月份相比增长6.75%;能繁母猪存栏量达4880万头,与1月份相比增长2.95%,较今年最低点4月份增长3.94%。
我们在调研中也费解来 ,今年夏季市场价格大幅上涨期间,很少有散户盲目进入、盲目补栏、扩大规模以及“见母就留”的现象。与此同时,自7月中旬开始,陕西、浙江、安徽、山东、吉林等地商务部门陆续向市场投放储备猪肉,减缓了市场价格上涨的压力,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养殖户对未来市场价格下行的预期。实际上,每次生猪市场的规律性震荡都是一次散户大面积退出的过程,特别是近几年劳动力成本的提高、饲料成本的增加 以及疫情防控难度加大,越发速了散养户的退出,今年上半年猪肉价格大幅上涨也没有改变这一方向。今年以来我们在湖南、山东、吉林、黑龙江等地调研发觉,生猪存栏量在50头以下的散养户已经很少,以往的散养户要么已经退出,要么扩大了养殖规模。整体看,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生猪养殖业发展的大趋势,但短时间内散养户大量退出,而规模养殖场建设有一定的时间周期,导致生猪市场供应涌现缺口。
——未来我国规模化养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分析明年二季度生猪价格开始步入规律性下降通道


